大太太东折西转,进了候府正院,又行到老太太所居的安和院。
守院门的婆子赶上前来迎着,曲膝请安。里面早有小丫头闻音报进正房。
大太太进了院子,转过假山,见到了安和院的正房。
守房门的小丫环快手打起帘子,大太太进到隔间,大丫头秋黛上前行礼问候,道:“老太太在小花厅食朝食。”
大太太进到小花厅,大丫头春黛正执著为老太太夹起一筷春笋,大丫头远黛正帮老太太剥鸽子蛋。
老太太见到儿媳妇进来,摆手不让行礼,只道:“若未食朝食,便一起吧!”
“谢老太太赐食,儿媳妇今儿未曾食得朝食,便是想着过来,总得着老太大赏一顿的。”大太太依旧曲膝福礼,笑着自我打趣
老太太笑笑,道:“食不言,莫来招惹我。快去净手去,我可不等你!”
说不等,真不等,老太太执著,斯斯文文开餐,细嚼慢咽。
大太太礼毕起身,只打眼一扫,便瞧清楚乌金一般光亮的方桌上,摆满了零零总总**个碟子。
见到满桌子食物,她还真是饿了。送丈夫出门前食的燕窝粥,早已都消耗尽。
丫头打了热水来,大太太净手之后,回转身,为老太太象征性地布了一著菜,方才就坐。等她的大丫头布菜。
婆媳二人均食不多,老太太食了一碗鱼骨粥,一个春卷,一片肉脯,一颗鸽子蛋,两片香菇,一颗牛肉丸子。便饱了。
大太太也就多吃一颗牛肉丸子而已。
老太太瞧着剩下的满桌子食物,对丫头道:“你们分着吃了吧!莫浪费了。”
食罢朝食,老太太在儿媳妇的侍候之下,又净手,漱口,一切妥当后,回转起居室,等待庶子媳妇带着丫头们过来请安。
候爷先有一位原配嫡妻,现在的老太太也是填房,一个嫡子,原配所生,三个嫡孙子,一个嫡长孙女,一个嫡次孙女…
再加六个妾,三个庶子,八个庶孙子,三个庶孙女。
三个庶子媳妇带着她们各自的嫡长女到来,向老太太恭恭敬敬行礼请安。
老太太无甚表情,只是看着她们走过场。她一生只生育了一位女儿,只是早早夭折。现在这些,与她都无甚关系,也不怪彼此亲近不起来。
老太太待他们行礼完,淡淡地叫了起,随着例行问二三句,孙子们可听话,丫头们可乖巧,针线活学得如何,等等!跟着,便打发他们各回各院,各理各事。
庶子媳妇们带着女儿,丫头们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见室内只剩下大儿媳妇的时候,老太太喝了二口茶,不再假惺惺地客气,直言问道:“你今朝有什么事情?”
大太太闻言笑了,这个笑才有点真实,眼睛弯了起来,挨近老太太,才道:“看您说的,老太太,您还不许儿媳妇来给您老人家请安了!”
老太太只点点这个儿媳妇,不说什么,等着人交代。反正,纵是有什么事情,也不该她着急!
大太太见老太太老神在在地端坐,不接口。只好自行交代。
“今儿朝早卯时正,儿媳妇去**院瞧了瞧大小姐。去时,大小姐犹未起身…许是,儿媳妇去得早了一些。”
老太太居中端坐榻上,面色平静,听儿媳妇娓娓道来,似听一件无关紧要之事。
大太太觑着老太太的神色,也把不准这个婆婆的脉,又继续叙述大小姐的情况。
“大小姐的身子已是好了许多,可以出外间与儿媳妇见礼,只儿媳妇瞧着,大小姐的面色差了些。许是这几日,喝的药多了。
儿媳妇坐了一阵儿,与大小姐谈了几句话。本欲多关心关心,不巧,大小姐又闹起了头痛。
老太太,大小姐说头痛得厉害,又忘记了些许事情,要求请个太医到府上瞧瞧!
您老人家看看,这太医,请不请?又该请谁?谁更擅长开方调养大小姐的身子骨?”
……
“那依你看,该是不该请个太医来瞧瞧大丫头?”老太太向下瞥一眼脚踏上坐着的儿媳妇,反问回去。带着考校。
大太太一时被老太太噎住,我看,我看就是任其自生自灭。
莫说大丫头是装病装痛,就是真病真痛,也不许她。
家族既是做了决定放弃,莫说大丫头不记事,就是死了,只有更好的。免了上面那位挂记。
老太太见这个大儿媳妇的神色,也不指望其有大智慧,不然,不会勾着大儿子。
世子爷,就是老太太自己看了这么多年,也瞧不上。两口子都不聪明,两口子确是一样的心狠。
做为继室,瞧其平日里行事,对姨娘庶子女的苛刻,知其心狠。只未曾想,如此心狠。若某日,她与候爷动弹不了,许也得受其夫妻俩搓磨。
可惜了,先大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