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重生华娱之光 > 第9章 我就要拍电影

第9章 我就要拍电影

这也算剧本?

李利英有些想笑,“这只是内容介绍,去年有个叫什么华易兄弟的公司找我投资,我看过别人的剧本,可不光这么简单。”

李慕华老脸一红,道:“我还没写完,后面还有场景剧本和分镜头脚本。”

李利英很意外李慕华居然知道的挺多,“但这个故事我觉得没多大意思,要拍这么多年,你不会要自己演吧?”

没眼光!

《少年时代》光电影奖项就拿了几十项,还有奥斯卡六项提名。

等我拍出来你们等着傻眼吧。

李慕华有些恼,自己已经很用心了,前世这部《少年时代》故事背景在美国,其中有不符合华夏国情的地方他都进行了修改,比如第一次交女朋友,第一次和爸爸讨论避孕。

前世的《少年时代》足足拍摄了十二年,剧中所有的角色都成长了十二岁,包括孩子和父母,而导演则是每年把演员聚在一起三、四天集中拍摄。

李慕华觉得这部作品很适合他,剧情简单而温馨也没什么大场面、高科技。

“我写这部作品就是想自己演李星,但其它角色可不好找。”李慕华也很苦恼找谁演。

对于父亲角色,李慕华第一个想到黄博,但黄博二十六岁显然不算合适,后来又觉得姜闻好,但姜闻可是影视圈大碗,请不请得到还另说,至于妈妈角色他想请巩丽,但国际章的大前辈国际巩估计更难请。

“就算有剧本也差得远,演员、摄影、剪辑、灯光、录音、后制呢?”李利英苦笑一声。

自己是在干嘛,跟孩子玩过家家?

“那些花钱都能请到。”倔强的李慕华依然信心十足。

“我觉得你应该系统学习后再考虑动手。”李利英并不看好李慕华。

就在这时,李利英手机突然响了。

“小娅,你送进来吧,我在慕华房间。”

挂掉后,李利英没有继续和李慕华讨论电影,因为曾娅送来了英海影院和天河机电的资料。

不多会,曾娅便抱着一大堆文件来到书房。

放下资料后,曾娅安静地坐在书房一角,四处打量着书房中各种昂贵物件。

“天河机电这两年还行,你爸是有功劳的,改制不到两年就有盈利了。”不停翻看着文件,李利英随口说道。

天河机电本是地方国企,后经营不善几百号职工工资都没了保障,这才不得不进行股份制改造,李利英也趁此机会借钱给李利启收购到80%股份,其余20%股份则在市国资委手里。

“那都是陈叔的功劳,我爸就一甩手掌柜。”

陈大年是厂子老职工,改制前就是厂里技术部老大,改制后则被提拔为厂长。

“怎么说厂子也有六千万固定资产,而且今年产值有望突破一亿,你真舍得置换院线?”李英丽问道。

事实上英海院线目前仍处于亏本经营中。

“小姑,你是看中厂子占的那块地皮吧,拿走拿走,我要看英海院线的资料。”

李利英只好把英海院线的资料夹递给李慕华。

英海院线前身是国营大光明影院,覆盖山川省全部十个地级市,周边五省也进驻得七七八八。

旗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各地老式艺术宫型单厅剧场,可以接话剧、晚会的影院,另一部分则是多厅新型影院,只用作电影放映,和后世的影院相差不多。

目前英海院线采用资产联结为主,加盟为辅的经营模式。

而四年后即将成立的万答院线则完全是资产联结型,统一品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排片,这也是国际主流的经营模式。

英海院线含艺术宫共有五十家自营影院,十八家加盟影院,银幕数两百多块,规模不大不小,跟中影、南方新干线几个龙头自然没法比,但在西南部却也是龙头老大。

英海院线固定资产三千六百万,去年含票房营业额不到三千万,单银幕产出堪堪突破十万,相比起后世辄二、三百万的单银幕产出肯定比不了,好在多数为自营,具备改造发展空间。

姑侄两人花了整整一下午才看完两家企业资料,时不时还互相交流下想法。

此时,坐在书房角落的曾娅早已昏昏欲睡。

“天河机电比英海院线规模大不少,等会计部门核算后再签协议,多余部分我会用现金补上。”李利英合上最后一本资料看向李慕华。

而此时的李慕华压根没听见李利英说什么,还埋首在资料堆中。

李利英有些困惑。

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忽略他年龄的?

摇摇头,李利英驱散脑中臆想,笑道:“小子,别拍电影了,跟小姑做生意去吧。”

“不,我就要拍电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人生无限抉择谁说当舔狗蠢啊,当舔狗可太棒了!重生77,从拒绝村花开始逆转人生玄天神医重生1931,我有一座军事仓库被女知青抛弃后,我靠打猎走上人生巅峰针破苍穹抛夫弃子求真爱,被白月光渣了你找我?大院人家1961饥荒:从打猎开始,带领全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