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终究不同于大银幕电影。
时长的限制更加考验创作者处理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凝练的镜头语言、独特的叙事结构、跳脱的演技要求同样也在考验着演员的功底。
多国翻拍过的《十二公民》、《罗生门》无一不是靠着结构和演戏致胜,一张桌子十二个演员一堆台词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张树苗能行吗?
他不敢肯定,尤其《听我说》还是一部大言无声的短片。
那李慕华自己行吗?
要在短时间内把故事叙述完整。
要把即刻表达的感受迅速转化为影像。
要在小小的篇幅里展现漫长的时间和辽阔的空间。
难度颇大!
有人说电影就像流水线工业产品,一天天熬总会熬到拍完,但比起重复劳动的流水线工人,剧组人员明显苦逼得多,是每天做差不多的事,但重复和差不多完全两码事。
挨骂、加班加班、临时调整那是家常便饭。
而这只是为了导演某一刻的灵光乍现!
这是流水线产品吗?
也许有的依然是,但李慕华的一定不是,短片亦然如此。
下课铃声来回响了好几次,除了上厕所,李慕华几乎没动过地方,没换过姿势。
明天就要拍摄难度最大的时空错乱戏份。
不管对演员还是导演来说,这都是一件难度十颗星的挑战。
这段戏很简单,男生拖完地后好奇地走进教室,没看见女生却看见地上有几本书和一张皱巴巴的白纸,随后观察发现书的封面有大颗的泪痕,纸上则是嘲讽女生的恶毒语言。
到这里难度来了。
女生其实已经不在教室中,但画面会在男生的活动和女生之前的活动间来回跳转,直到一个巨大的关门声响起,男生才走出教室。
两段戏空间一致时间却不一致,要同时呈现在一个片段中通过交叉剪辑即可实现。
但这是一个时长超过一分半的长镜头!
不能剪辑,不能虚入虚出,只能通过摄影机魔术般的运动来实现空间的统一。
为此,李慕华准备了很久,每一条摄影机的移动路线,每一个演员的移动轨迹全部经过无数次推演。
而明天就是检验成果的时刻。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放学时候,李慕华喊上张逸、张树苗正打算去酒店时,陆青竹几人也跟了过来。
顷刻间队伍壮大到七人,犹豫了一下,那就干脆把严守也叫上。
这下队伍气氛顿时诡异了起来,严守独自一人走在最后方,也不说话,其他几人也不搭理他。
“她叫刘天弛,是正儿八经的中戏表演老师,别人想学都没机会,待会儿你们可要认真点。”临进酒店,李慕华还不忘叮嘱几句。
进入套房后,除了严守其余人齐齐弯腰问候道:“天驰老师好。”
“你们好。”刘天弛楞了一下,随即笑道:“不用紧张,让我先猜猜你们谁是演男主女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