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位护士抱着两只小阿拉斯加走了过来,放到秦川的面前,然后说道,
“那位先生嫌弃难看。”
看着站在桌子上乱嗅的两只小阿拉斯加,秦川瞬间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阿拉斯加犬主要分成两种类型,即长毛阿拉斯加和短毛阿拉斯加。
长毛阿拉斯加和短毛阿拉斯加的差别有不少,但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在毛质上有所差异。
长毛阿拉斯加的毛质柔软蓬松,小时候看起来圆滚滚,肉乎乎的十分可爱。
成年之后被毛发育完全后披在身上,更显得高大,威风,霸气,符合国人的审美观念,因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短毛阿拉斯加的毛质则有些粗硬,有针毛,坚立状,成年后被丰厚柔软的底毛撑起外层卫毛,看上去精干利落,气质高雅。
但由于毛发比较短,所以体量看上去要比长毛阿拉斯加小上不少,这就导致很多不明白其中门道的人认为短毛阿拉斯加是次品。
但其实短毛阿拉斯加才是最为正统的。
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阿拉斯加犬被用在极北地区拉雪橇的,要想拉动沉重的雪橇奔驰极远的距离,除了强悍的力量之外,还需要拥有足够的耐力。
长毛阿拉因为其毛质过长容易粘雪,在原始的工作环境下极易被湿雪冻伤挂冰,再加上其体型有些笨重,耐力不足,不能胜任工作需求。
而短毛阿拉斯加丰厚的底绒撑起粗硬的被毛保暖性强且不粘雪,淋不湿,且体型适中,结构合理具有长途奔袭的充足耐力。
因而赛级阿拉斯加基本上都是短毛阿拉斯加,毕竟比赛不是选美,还有其他很多的评比项目,拉雪橇的能力自然也在其中。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短毛阿拉斯加都能成为赛级犬。
想要成为赛级犬,除了要保证血统绝对纯净之外,还要经过十分专业的评估。
只有经过评估之后才能被当做赛级阿拉斯加驯养,而这个评估基本上是在小狗**周大的时候。
这两只小家伙既然已经被认定为赛级犬了,那自然是通过了评估,再加上运输途中的折腾,现在应该是有三个多月大了。
而三个多月到四个月的时候处正是阿拉斯加快速成长的阶段,也就是先往高里长,只长骨头,很少长肉。
再加上因为不像长毛阿拉那样,头上身上具有长且柔软蓬松的胎毛遮挡,因此看的非常露骨,显得耳朵大,秃秃的,比例不协调,有时候比农村的土狗还要难看几分。
这种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要等到换几次毛之后才会有所改观。
“这不就是在换毛的尴尬期吗?很正常啊。”
那位戴眼镜的医生闻言点了点头,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