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着等老公下班的时间,看一本《你的n岁孩子》系列,一本写一篇公众号。结果文轩只找到了1-3岁,检索到了6岁,其他的就没有了,现在社区的小朋友好像多半是6岁以上的来上课,所以只能作罢。
后面看到周五有签售会,就拿起毕飞宇老师的《小说课》来看看。老公来的时候,刚好看完,我们去吃饭的路上,聊起今天下午的阅读感受,觉得确实现在节奏太快了,以前72行,行行出状元,现在1481个职业,但凡在一个细分领域上做出傲人成绩或者有非常好的感想,就可以出版一本很亮眼的书。
还有一些协会或者机构,为了给自己背书,也会翻译很多外国的书籍。所以现在真是信息爆炸了。
但是阅读的那种愉悦感,醍醐灌顶之感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说宁可去多读几遍经典,也不愿看未经检验的新书。我也常常在b站看影评和书评,看几十个,会发现一个真喜欢的,然后看整部电影。
《小说课》其实讲的还不错,但让我略失望,如果这是我在大学听的课,可能我会觉得非常生动有意思。可是作为书籍,我仍然有种书是流芳百世的潜意识,所以我会觉得文字略口语化,很多篇幅过于冗长。
我这是对别人高标准哈,看看自己的日记,这才是冗长,这才是口语化。这几天好好修养生息。晚上地震了,老公去应急,如果不是这样,我的公众号就一直往下拖了,他去加班,我一人实在无聊,就把《贫穷的本质》这篇介绍短文写了,说实在的,说别人容易,我自己写的才真真烂到极致。加油,什么时候自己的文字不浮躁了,才是真的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