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回家休息,可向青山每个晚上都要唱几遍“好嗨呦”,累的腰酸背疼。
问原因,竟然是向青山老妈时不时对张子萱旁敲侧击的打听时不时怀上了,搞得她压力很大,频频要丈夫播种撒子。
“别理她,这种事需要机缘。”
三天流水席结束,大家的兴奋劲也淡了下来,向青山和曹平也有空找宁世亮谈谈海上的事。
午后,靠山村向家的书房,向青山和曹平俩人一边喝茶,一边听宁世亮讲述他在海外看到的情况。
宁世亮说这次他又跟其他船往南走的更远,到了个叫做麻六甲的地方。
在那边还看到了天竺人和波斯人,天竺人长得黑黢黢的,波斯人头上还缠着白色包头布,他们都很有钱,喜欢用珠宝香料,来换取大明的丝绸茶叶。
“最主要是,据说天竺的金子很多!”
曹平听后一张脸笑开了花,“大明金银铜都缺,看来海贸生意大可做的!”
宁世亮喝口水继续说道,他的架船技术也学的差不多了,这次返航就是他架势大海船顺顺当当的返回天津卫。
五个新招的水手也学会了基本技能,“看是不是该买船了。”
去年宁世亮就说过,一条质量最好的远洋大船,最少需要1200两银子。
曹平皱着眉头说:“银子是小事,这笔钱药坊和美食林酒店凑凑也拿得出,关键是可别遇上海盗,那就麻烦了。”
现在宁世亮是学会开船了,水手也有了,船当然能出海,问题是船上没有护卫,这不就等于是“手无搏鸡之力。”
向青山:“我也担心这点。”
宁世亮说天津卫是水码头,专门就有给船上做保镖的护卫,按趟次收钱,回来到岸后当场结账走人。
“那倒是个好办法”向青山算是点头认可了。
曹平看看向青山也没反对,便说先订造大船,但这没个大半年时间是不成的,想要开自己的出海,只能等明年的初冬。
“这样吧,今年咱们也不能浪费了,先我搭我姐夫的海船搞上一趟,也算是预演。”
晚上曹平回去和他姐夫方国忠一说,要搭船出海做生意,船费按照市场价给,他姐夫当场同意。
反正他家的一条大海船一直是让出部分仓位给别的生意人,现在给自己小舅当然没问题,而且还不少自己一个铜板。
这件事就算是说定了,等方国忠走的时候,宁世亮跟着一起去天津卫,定船的时候也让方老板帮衬一下,能定一条好船。
方国忠:“老弟,秋天好好考,争取考上举人老爷,也给咱壮壮腰杆。”
又过一天,刘仁浦带着一个山西客商上门拜访,说是这位徐老板想要购买向青山手上的一千盐引。
价格啥的早就说好了,徐老板今天来要看的就是盐引的真伪。
徐老板:“银子已经在聚宝钱铺,下午就能拉来。”
下午,满满一车银子被拉到曹家,曹大全看了满桌子的银锭,顿时目眩神驰,心向往之。
他是知道这张盐引的来历的,心说还是有背景好哇,轻轻松松就是几千两银子到手。若要是换做他在出关做生意,至少要几年时间的积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