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河,这是去年宁世亮逆流而上,最终寻找到铜矿的那条大河。铜河也是他自己起的名字,还在他的航海地图,笔记上做了很详细的记录。
为了能再次很容易找到上次的落脚地,细心的宁世亮还在铜河的岔路口,都用木牌指路标。还用浓墨画了箭头。
现在他顺着路标,没遇到一点麻烦就找到上回的落脚地。
“伙计们,到地方了!”海船下锚后,宁世亮大声的督促搭船的工人下船。
这条船原本属于曹平姐夫,后来被曹平购买后,便直接用于装载开发铜矿的工人,以及建造炼铜炉子的设备。
“呼。。。。。总算是到了!”一路颠簸,差点把苦胆都吐出来的王劲松长长的松了口气。
他站在穿楼往远处眺望,看到的是一小片被开垦出来小平地,中间还有个低矮的小炉子,周边还散乱的堆有木炭铜渣,整个区域连一间房子都没有。
王劲松还问宁世亮:“折就是你挂在嘴上的铜矿镇,你们就是这样炼出铜的?”
“因陋就简,实在是没办法!”宁世亮还朝王劲松拱拱手:“不过这次有您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那我们先下去勘察下,再回来商议下建设的步骤。”
在宁世亮的带路下,王劲松把整个矿区都给走遍了。再返回船上,他和宁世亮商议了许久,决定以炼铜为主,生活设施见缝插针的进行。
跟船到婆罗洲来的,那个不是为了钱?
苦点没关系,反正此地一年四季都没冬天,甲板上船舱里哪里都能对付一晚上。
开设炼铜作坊,首先就开建设炉子,但此地有雨季,在建设炉子之前必须要先把厂房给造起来。
于是所有人都开始伐木,顺便多锯些大木板造居住房。
小镇周边全都是高达十几仗的巨木,而且还是笔直笔直的,十几颗树就能造出一栋厂房。
随后人员一分为三,王劲松带人建设炼铜炉子,宁世亮则继续带人伐木造居住房,探矿师带人继续挖矿。
同时炼制焦炭的土炉子也立了起来,并率先开始投产。
一个月时间,所有一切全部建设完毕,包括河边的一座简易小码头。
有了空气预热器和鼓风机,炼出一炉铜的时间比去年大大减少,宁世亮也不得不服专业人士的技术能力。
几乎每隔一炷香,王劲松就要让工人拔出好多废渣,铜汁则留在炉内。
当第一炉纯铜浇铸完毕,宁世亮还慷慨的拿出梨花白,与大家一起庆祝。有好酒,好菜,还有满满的成就感,伙计们都很开心。
宁世亮还给雇来的炼铜作坊工人继续:“伙计们,铜就等于是钱呐,只要你们安心的坐满三年,我保证你们回去后,每个人都能买上几亩地!”
买地造房子,娶老婆,是在场所有年轻人的梦想。
能不给家里添麻烦,还能给家里增加财富,还有比这更好的工作吗?
小伙子们都齐齐响应,保证一定好好干活,不给管事添一点麻烦!
炼铜的事情了了,宁世亮今年的任务基本完成,他卸下部分粮食补给,又开船走了,曹平还交给他一个人很赚钱的任务。
那就是晒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