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从良医到良相 > 第329章 苏松两府

第329章 苏松两府

大江之上,两条官船正在杨帆疾行。

初冬时节江上寒风劲吹,雾霭朦朦,满腹心事的向青山正背手站在船头,任由冷风吹打。

苏松政事可不好办呐!

前后折腾了四位知府,还有百姓死伤。

自己在翰林院时,也看过这方面的资料,知道苏松两府赋税之高,已经是全大明排名第一第二的。

据明初洪武年的资料,全国一年收粮食2900多万担,而单单一个苏州府就上缴七百万担粮,以一府之地,差不多承担了北方一个省的粮税,可见苏松百姓承担了多大的压力。

传说是因为苏松乃元末张士诚的地盘,两地百姓多有心向张士诚者,朱元璋得天下后遂下令苏松赋税要多加几倍以示报复。

“相公,外头野风甚大,到船舱里喝口热茶,免得着凉了。”

随着妻子的呼唤,向青山带着满腹心事步入舱内。

在外面还没注意,等到了舱内,向青山感觉里边温暖如春,一杯热茶下肚,浑身都暖和起来了,他继续思考急需解决的难题。

苏松税赋过高这已经成为事实,且每年都收不足,自己去了又该如何把朝廷的税收被收足?

要知道自己可是皇帝钦点的苏松钱粮转运使,是专门管两府税收的。

也就是说明年苏松两府的赋税再次收不足,朝廷的板子就要打在自己的身上了!

差事办不好,也会影响自己在皇帝心目中能臣的形象。

从武昌到南京,一路都是顺流而下,速度飞快,向青山心里的难题还没解开,官船已经到了南京码头。

向青山现为南京户部侍郎,他到南直隶上任,自然需要和上司打个招呼,他目前的顶头上司就是南京户部尚书。

然南京本为陪都,备用之地,户部尚书暂缺,没了顶头上司,向青山还是要在南京逗留下,拜访南京留守魏国公徐俌。

礼不可废!

向青山没必要在这种小事情上给别人留下口舌。

再说他还想再南京户部查看下苏松两地的具体情况,再和自己心里所想的参合起来,综合考虑问题。

南京,南来北往升迁贬谪的官员每年不计其数,向青山的到来同样没引起南京市民的关注。

不过他刚下码头,就看到码头上还有好些苦力在等着扛活。

这些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看到向青山这边有护卫,就有些畏畏缩缩的,想要扛活又有些害怕担心。

向青山一边让人去南京守备府投帖子,说明下明日拜会,一方面还让人去对面苦力处打听,他们都是哪里人,怎么这么落魄。

一会时间,张德禄打听回来了。汇报说对面那些苦力有两部分组成,一拨是从淮西颖州府来的难民,另一拨为山东沂州的。

前者是受了淮河水灾,后者是旱蝗之灾。

“让他们搬吧,多给点铜钱。”

从临江门入城,向青山一路上看到街道两边有好多逃犯的难民,一直延续到市中心。

到馆驿入住,向青山略略休息片刻便径直去了南京户部衙门,说明情况后还借了有关苏松两府的治疗回去做参考。

一番调查研究,这才知道原来苏州府下辖吴县吴江县长洲常熟昆山嘉定崇明七个县和一个太仓州。

而松江府却只有华亭和上海两个县。而其管辖的范围却很大,东南都延续到大海,北边还要越过吴淞江也就是苏州河往北八十里。

苏州府基本已经开发完毕,且属于官府的田地占比很大,而民田却只有一点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水源王一步一音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无敌万岁爷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紫鸾记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封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