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战过去,向青山张懋联军和马文升汪直的部队,都在蓟州镇休整,同时他们还给朝廷上了折子。
建议趁长城外的火筛部还没醒悟过来,大军越过长城,打击剩余的火筛部众,以防止死灰复燃。
几位主帅越境打击的理由就是,蒙古人的入寇,致使京畿毁坏严重,必须要狠狠的报复下。
奏折送到朝廷,朝堂上为这件事也是吵的不可开交,有人支持报复,也有人强烈反对。
支持报复的说,鞑子在京畿毁坏严重,必须要越境给与火筛部以强烈报复,扫清外围一切障碍。免得死而复生,春风吹又生。
还要给与蒙古其他心怀不满的各部以震慑,警告他们不要蠢蠢欲动,否者天兵一到,玉石俱焚。
反对的说现在正是大冬天,塞外天寒地冻,大军行动不便。
还有就是要剿抚并用,刚柔相济,大军出动可不闹着玩的,钱粮需要花费无数,目前朝廷最急需的就是救治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百姓。
还有辽东的不安尚需解决,惩罚的事以后再说吧。
京城一连吵了几天,远在蓟州镇的向青山等都知道反击的最佳时刻已经过去,他们再次联合给皇帝上了一份奏折。
上头说已经几天过去就,草原上的蒙古人估计已经得到消息,带着牛羊远远的避开,再要越境打击战机已经消失,硬要打成效小话费大,很不划算。
他们的建议是,马上就班师回朝。
朝廷立刻就同意了,下令全体班师。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经过两天的休整,此战所有军官都在接受皇帝的接见。
首先就是此战的第一大功臣向青山,他在宝坻四战四捷,又解了张懋部的围困,在大会战上也是指挥得当,共同歼灭了火筛部。
皇帝还给了向青山以充分的鼓励,说军功的事吏部还在商议,一定不会让有功之臣失望的。
英国公张懋也得到皇帝的好言夸奖,说他临危不乱,指挥若定云云,尤其是夸奖了他阵斩火筛的人头,功劳极大,值得大书特书。
向青山听了暗暗庆幸,还好自己脑子清醒,在这关键时刻没有贪功,不然还真的会让皇帝忌惮。
对于马文升和汪直,皇帝也给了好评。
最后才是新晋冒出头的向岳和潘训,这两员战功赫赫的小将。
别的不说,光是扎布那五千大军,就是他们俩自己打下来的。
俩人早就听从向青山的吩咐,把指挥的功劳全推到张懋的头上,说这是张懋智指挥的好,他们才能取得如此功劳。
皇帝大喜,还当场赐向岳进士及第,赐潘训举人头衔,其他功劳兵部另有封赏。
没两天,朝廷就传出消息,说是要封向青山为侯爵。
向青山的父母不知内情,他们倒是挺高兴的,张子萱也是如此,还觉得自己的夫君年纪轻轻就能被封爵,这是一份天大的荣耀。
而赵同友却在冷笑,他和向青山说:“看到没,朝廷已经有人在忌惮大人,想要把您高高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