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辽阳后卫的陈三子一家早早起床。
辽阳后卫,位于城北,陈三子为后卫小旗,手下有五个头兵,家就在北门外五里,家里父子五个。
陈三子有一身好武功,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还把武功传给了儿子们,父子五个大肚汉一顿饭就能吃掉普通人家里两顿的口粮,
他一家每年春耕首先要给千户赵辛耕田,然后在轮到自己家,一年到头只能勉强混个半饱,日子过的挺艰难的。
昨天下午千户还派人来通知,说是新来的巡抚要在左卫讲话,宣布啥好消息,要大家都去听听。
家里都穷成这样了,陈三子也想去听听,万一真的有啥好消息呢?
带着这份侥幸,陈三子把手下五个大头兵,和四个儿子都带上了。
到了左卫千户所,那边的操场上已经积聚了好些人,这些人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在说些啥。
在最前边,还有个木头搭的临时讲台,估计黄道吉日还没开始,讲台上空无一人。
陈三子的大儿子陈大彪还问他爹,能有啥好消息?
“巡抚的心思那谁能知道?”陈三子也不想去瞎猜。
一会时间,千户所里一下子涌出上百精兵,他们手持腰刀把讲台团团围住。台下的卫所兵们都知道,这是官员们要开讲了。
又片刻,讲台上出现好些官员,看官袍有文有武。
文官钟基本都是身穿绿袍的小官,武将中大都为千户,只有一个看上去为将军的,大概就是传说中,在年前蓟州镇大出风头的那位潘将军。
最显眼的乃是一个年级很轻,但已经穿上红袍的高官。
陈三子心说,这大概就是新来的巡抚吧。“嗯,这么年轻就当上二品巡抚,背景一定硬吧。”
有个穿绿袍的官员首先站出来,自称叫陈留,乃去年的新科进士,现在被巡抚向大人安排为左卫民政官。
他说:“诸位父老请安静,下边有请巡抚向大人讲话。”
向青山笑容可掬的走到前台,“诸位父老乡亲,我就是皇帝新任的辽东巡抚向青山。由于辽阳左右卫千户不争气,为了婆娘就把刀子,所以皇帝才派我来整理下辽阳的乱局。
现在了,我替皇帝宣布,辽阳左右卫全部撤销,所有卫所兵撤销军籍就地改为农户!”
军户穷,还要打仗,所以军户的社会地位比较低,连娶老婆都有困难,而民籍就好多了,社会地位大大的提高。
一开始大家还不敢相信,还有人壮这胆子让向青山再说一遍,向也应约复述一遍。
他还说:“从今往后你们再也不用当兵操练了,每年给我上缴粮食,每亩地三升。少了我饶不了你们,多了我也不要!”
陈家三儿子陈三彪大为惋惜,“左右卫这回可算是因祸得福,还转成民籍,怎么不把我们也转过去啊,真是的!”
“哎。。。。。。”陈三子也是长长的叹气。
他有四个儿子,他很羡慕左右卫转为民籍的同袍。
随后陈三子还看到向大人再次推出一位穿绿袍的官员,说他叫王德昌,现在为右卫民政官,和左卫一样,他们俩都在原来的千户所家里办公。
谁家要是人多地少的,可以找他们增加土地分配,一经查实立马就分给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