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几天,万安再次来信,说豫北灾民到达京城的极多,京城的寺庙道冠商铺的廊檐下全都住满了灾民,这令京城的治安局面非常严峻,希望向青山早些派人来将他们给领走。
向青山回信说他心有余力不足,想要移民但巡抚衙门钱粮不够,就是硬带过来,这个冬天他们也过不下去。
“若灾民每人能背上一百斤粮食过来,情况就好办的多了。”
万安看信后当时就被气的笑了,京城至少十几万灾民,每人背一百斤粮食,那就要上千万斤粮食,这让他到那里去筹集?
“此乃向青山这厮在漫天要价。”刘吉一看就明白,“其实咱们也是可以还还价的,顺便让顺天府也出点血,这本该他们管的事,现在都找到咱们头上了。”
“此言在理!”
能多找到一个出血的,万安自然愿意。
于是顺天府尹被刘吉找来,当头就是一顿臭骂,随后便是所谓的安慰,“你要知道现在太后心情不佳,皇上的心情也好不了。
你要是这时候有灾民在出点事,皇帝一定会拿你出气的,到时候你苦都来不及!”
“还望次辅大人赐教!”顺天府尹被绕进去了。
刘吉说,任职辽东的向青山不是很喜欢移民吗,他前些日子还派人到山东去拉人,你现在不如把这些灾民转移到辽东去。
那地方地广人稀,有足够的地方安置,你“出点血”,把移民送到关外让向青山头疼去。
“这要出多少血啊?”
刘吉提出的办法虽然好,但一想到要大出血顺天府尹有些肉疼了。
“不多,每个灾民给五十斤粮食。”
顺天府尹说灾民人数太多,他们出不起。
刘吉为了能让内阁脱身,还给顺天府尹建议,让他在仓库里搜刮下,总能找出几万但粮食的,要是不够秘密和汇通商议下,看能否借点,没几天就是秋税时间,稍微多收点不就能扯平了吗。
这个办法好,顺天府尹颠颠的走了。
刘吉还把这个好消息用书信的方式送到辽东,希望向青山派员在山海关接应,并做好灾民的安置工作。
说实话,万安刘吉俩人还是有点的能力的,也没做过啥伤天害理的坏事,至少比啥事也不会干,一直喜欢打横炮的金房好得多。
他们之所以一直被京城的老百姓痛骂,就是因为他们一直顺着皇帝的心意办事,有时候还真的做出些损害老百姓利益的事。
不过现在已经是成化十九年,再忍忍就是小皇帝弘治上台,他们俩就该告老还乡了。
再说辽东方面,自向青山写信同意接受预备灾民,他同时心里就有了计较,决定把这批移民的大半留在辽西走廊的锦州,和新接手的辽西北边区域。
这样既能开发,还能有守边的作用。
同时他还准备亲自走一趟辽西,安排下移民的安置工作。
要来至少数万人口,可不能出丁点差池,不然就是一场大灾难。
辽西宁远卫城,向青山在这里刚好遇上前来报到的张海山,赵睛祝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