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弘治自然也会有人给他做汇报,他很希望首辅刘吉能帮上一把,为向青山说几句好话,规劝下其他喽啰,分担下压力。
可惜等了好几天,皇帝都没等到刘吉的帮忙,他心里对刘吉刘棉花越发的不喜。
家里头,向青山还在笑看保镖张德禄找来的揭帖:“好吗,都要撵我走了!”
随后北京城老百姓议论纷纷的英国公张懋定国公徐永宁等勋贵们,集体在报纸上刊登启示。
说是早听从向青山的建议,逐步售卖家里的田产,现在每个勋贵家里也和向青山一样,都是只有千亩地,说要是不信欢迎调查。
您别说,还真有官员利用手头那点全力暗中做了调查。权贵们家里的田土,还真就只有一千亩。不过他们每家都在辽东拥有上万亩好地。
这不管了,只要能抓到点把柄,就能对权贵们予以猛烈攻击。
随后就有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质问张懋:“你们勋贵不是说家里只有一千亩土地吗,为啥你们在辽东都有上万亩,还请回答?”
“呵呵,还真是不死不休啊!”张懋也是看了直摇头。
还是张懋,他在新一期报纸上再发启示,回答读者提出有关勋贵们每家在辽东都拥有上万良田的事。
说当初他们勋贵是,响应新上任的辽东巡抚向青山的号召去开发辽东的,完全正当合理,没一点可指责之处。
当初辽东荒地现在也成了良田,如果谁想要他可以一次性转让,还能很赚几万两银子,让他投资别的生意去。
而且勋贵门的生意,也同样听从向青山的建议,每一家铺子都是缴税的,不信你们可以去京城顺天府去查,都有存根留着。
另外他还透漏一个消息,那就是向青山和曹平合伙的产业,同样都是缴税的,从一开始就这样。
张懋还说现在看来,还是向青山算的深,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的,不然他绝不会这样!
百官看了深感无力,没想到人家十年前就算到这一招了,还怎么和人家去打?
金房看到这个结果,他恨的牙痒痒,但有莫名的感到无从下手。
大内,弘治皇帝在看到张懋的启示后,心里对向青山更加佩服。
他一入官场就是状元,是完全可以为家族产业做免税的,可人家却没这么做,而是和普通百姓一样照章纳税,可见其人品!
谢迁还证明,他和部分同年合伙的清流盐商,在一成立时就被向青山提醒过,要按时交税。为此还在扬州城里结算所,直接就从交易款中把朝廷的盐税给直接抽走。
“此纯臣也!”小皇帝心里越发钦佩。
几天后的新报纸出来了,上头还刊登了向青山的文章,他还号召大家要向论语里的颜回学习,箪食瓢饮就能活一天。
百官们都是读过书的,学的是道德文章,圣人微言大意,是修身养性,而不是口是心非。
这句话彻底堵住了所有读书人的嘴,让他们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