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为了如何组建公司,大小官员们扯皮扯了很久,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
最后吵的连弘治皇帝都看不下去了,认为这都是看一帮腐儒,丁点小事都要扯皮,还能办什么大事,也就是耍耍嘴皮子罢了。
还说向青山为了国家清理官员的投献,真可谓是费尽心力,堪称官员的楷模!
开春是,远赴广西为你皇帝寻亲的专职御史孙珪来信,说他在广西找了一家姓纪的,这家还有家谱,说他家就有个闺女在十几年前被大军带到宫里云云。
弘治皇帝由于有了前边老太监陆恺的预报,就知道这家姓纪的是个骗子,是想要冒充皇亲骗取荣华富贵。
内阁还秉承皇帝的旨意,给孙珪写信,说这家是骗子,再继续找找。
首辅刘吉还在内阁值房里说:“看看,老夫说的没错吧,找不到了。”
这话还刚巧被弘治的贴身太监李广听到,这小子还跑到皇帝面前,添油加醋的把刘吉好一顿说。
弘治皇帝听了面子上啥也没说,心底里已经给刘吉判了死刑,觉得这老倌和自己不是一条心,留不得!
又一个月过去了,在广西的孙珪再次来信说,或许是时间久了战争的问题,他走了好多地方,就是没找到想要的目标。
他还问皇帝,下一步该如何。
向青山:“继续找,或许能有奇迹发生!”
本来弘治皇帝都一些灰心了,被向青山这么一说,他从新提起精神。反正大明富四海,多养个御史也不算什么。
而在广西的孙珪,他连当地官员都发动起来了,可还是没找到纪太后的家人,这让他非常苦恼。
好容易的来了能露脸的差事,要是无功而返是在是太窝囊了。
他只能继续给皇帝写信,问还腰不好继续找?
真的没找到,还遇上一家骗子,还让御史在外跑了几个月时间,弘治皇帝这下真的灰心了。
他再次把内阁叫道乾清宫,问这怎么办?
首辅刘吉的意思是,既然劳命伤财还找不到,不如就此打住。
他的话皇帝已经无视,直接问次辅向青山。
向青山并没直接开口说不用找了,而是给他举了个例子。当初大明开国之初,太祖高皇帝的皇后马娘娘也想要寻找他的娘家人,可找了许久都没没找到。
那里还是中原亳州,还有很多熟人,可愣是一直都没找到。
“那后来是怎么办的?”小皇帝对此很感兴趣。
向青山:“后有人建议,不如就在亳州建个祠堂以作纪念,再给个尊号,指派当地官员四时八节去祠堂上香祭奠。陛下,这也是孝道!”
弘治皇帝算是听明白了,这是向青山在给自己善意的提醒,他心里很感激。还下令让内阁和礼部一起商议个结果出来。
这是有现成的例子,内阁礼部很快就拟定了章程汇报皇帝。
既然不知道纪太后有没有兄弟姐妹,不如就直接祭奠其父母,舅舅姨那都是外人,和皇帝关系不大。
那就在贺州为纪太后的父母建立祠堂,请皇帝给他的外公外婆一个显赫的封号,给与哀荣。
“准!”
弘治微微叹气,心说也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