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透了。
这是少年的感觉。
他再一次后悔把村里的弟弟带上这样一条歧路。
他们那儿的孩子都这样,老师都没学明白,就开始教学生,学生更学不明白了,能老老实实坐在教室里,读到学毕业都不错了。
然后在家里种种地,到城里打打短工,年龄稍微大一点,就到大城市里找机会。
他们年龄太,又没有学历,哪儿哪儿都不要他们。
好多人都这样走上了歧路。
回到村里,这样致富聊人还颇受人羡慕。
他的父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断了他上学的希望的。
高中不是义务教育,不交学费不给上。
他的父母得振振有词,嫌他一直花钱,没往家拿钱,那谁谁谁家都盖起二层洋楼了,他们家还是土楼。
高考是寒门学子唯一跳出固有阶层的机会,他知道重要性,可这道理无论如何都给父母不明白。
父母给他打包了行李,塞进拉货的车,就被送到了据机会最多的京城。
京城的工作机会是很多,可都不是给他的。
他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做不了体力活。
最后找了个厨师学徒的活计。
学徒一个月2500元,听起来是挺高的。
他们那儿的县城房价才八百一平,他家的乡下自盖房子就更便宜了。
然而京城的消费高啊。
哪怕再精打细算,只买打折的生活用品,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的。
他和父母了各种难处,刚开始父母还信,这话了两次,父母就不信了。
上次通电话,父母还阴阳怪气地:“我们养你大,你得养我们老。
“不能你在外面发达了,就不管我们了吧。
“马上就要过年了,你连点过年钱都不送回来,你这是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