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起点没有上传图片的功能,只能以文字加以表述。如果以后本作能够取得一定成功,我会考虑制作一个类似冰与火之歌那样的电子地图应用供读者下载参阅。
须弥星,直径约为现实世界中地球的四分之三大小。
须弥大陆,东西宽度几乎横跨星球五分之二个低纬周长。
当前只对须弥大陆东端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设定,设定如下
须弥大陆的东方的大洋被东端文明区的人类称呼为东洋,南部大洋则自然称为南洋。在北纬41~43度的位置,须弥大陆本是东西走向的南海岸线,用一个优美的椭圆弧形向南拐了个弯,形成大致南北走向的海岸线,一直向南延伸,直抵赤道附近。东部文明圈的人初期将此海岸西部的水域称为西洋,为与须弥大陆西端的外洋相区别,改称为小西洋。在最南端,海岸线急转了一个小圈后又陡然掉头北上,以大致70度的角度向东北延伸。在大约北纬20~22度处,海岸线又再次恢复为东西走向。这样在北纬20度附近的位置就形成一个深入南部大洋的巨大半岛,被称为西南半岛。海岸线向东走了约近千公里后,再次转弯变为南北向,一直向北延伸到极北区域,这就是整个须弥大陆的东海岸。其东部面临的大洋就是东洋,在东海岸线上北纬40度的位置,有一狭长内海蜿蜒深入陆地达约一千公里上下,最窄处有二十公里,最宽处也仅有近百公里,因宛若肠道,被称为肠海。
在之前须弥大陆向南转向的西海岸线上,约北纬38度位置,有一弦月状海湾以东北向大致60度的角度,嵌入陆地数百公里。其最东端和肠海的最西端如果直线连接,仅有200余公里,期间多为平原区域。后在夏朝时期,在此间开挖大运河,连通了肠海和月湾,东西两洋。运河以南地区至西南半岛最南端是个明显的次大陆形态,后世被称为神州次大陆。而运河以北至西南半岛北端一线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土地区。陇山以东,运河以南,至沧澜江以北区域则是人口最为密集的中原地区。
神州次大陆中土区域的主要山脉,河流和地貌:
西缘山脉,神州大陆上的最长,最高,最宽山脉,实为安西山系位于月湾南部的南部山系,对应的北部荒原的安都司山脉。西缘大陆沿着神州次大陆西海岸线一直延伸到西南半岛的最南端。除靠近陇西高原的部分,盈州部分隘口,以及西南半岛最南端部分海拔较低为丘陵地貌外,其余地段皆为丛山峻岭(可参考现实世界的南美安第斯山脉),因为西缘山脉的存在,西海岸少有大型的港口,人口密度也十分稀疏,只有极少部分局部地势平缓的地点成为人口聚集之地。各朝各代对西缘山区以及西海岸实际上的统治效力也非常之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