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急忙跑了回去,也不知道给手下们许诺了什么好处,那些穿着破烂的兵丁们劲头十足的忙碌起来。
一看到城门大开,城内的人向外就走,却被兵丁直接挡了回去,而城外的人却被吆喝着进城。
这边快折腾完了,刘天宇二百多人的队伍往城外走。
那些守城门的兵丁们几乎是列队欢送,在那里点头哈腰的赔笑。
等他们这边出了城,城门又在他们身后缓缓关闭,刘天宇回头看过去,城墙高耸,看着坚不可摧。
“虽然守城的这些兵卒烂,可有这样的坚城在,很难攻破!”边上的王大富感慨道。
刘天宇收回目光,笑着说道:“没有攻不破的城,不要说是县城了,就是京师的那座城门,用大炮一样能够轰开。”
“真的有这么厉害的大炮吗?”王大富说的不是特别有信心。
他当过兵,自然清楚大炮的笨拙,守城还可以,攻城简直劳神劳力,最后还未必有多大用处。
“会有那么一天的。”刘天宇笑着说道,却没有再去解释。
来自后世的他在清楚不过了,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也阻挡不了大炮的狂轰乱炸。
刘天宇他们突然出城,城内有人警觉发现,想把消息传递出去也要半个时辰之后,城门早在刘天宇他们出城后重新关闭。
十几辆大车二百多人,根本走不了太快,不过出城早,路上没什么人,走得倒是很顺利。
随着离城越来越远,官道上行人开始多起来。
这些人都用惊讶的眼神看着刘天宇他们这支队伍,不是每个人都认得刘天宇,大家好奇的是这支队伍本身,以为是大同那边过来的边军。
令人奇怪的是,这支边军却没有官服和旗号,说是商队,却全副武装。
不过,路上的行人反应都差不多,纷纷给这支队伍让路。
太阳渐渐升起来,已经入冬,有了太阳,众人身上多了一些暖意。
大同这边已经下过第一场雪,齐指厚的积雪,把那些田地里的麦芽都压了回去。
镖师们走的轻松,车夫们也从一早的忙碌中轻松下来,开始了聊天。
“这场大雪下的早了点,麦芽刚露头,就来了这么一场雪,这个冬天恐怕要冻死不少,来年收成恐怕差着了。”
“谁说不是呢!这几年不是大旱就是大涝,来年又会有不少人家落了难。”
听着车夫们的议论,刘天宇想到了小冰河时代。
在他的记忆中,这种情况一直从万历年间持续到了康熙的时候才算结束。
后世所谓的康乾盛世,并不是民众有多富足,而是玉米和番薯的传播,使饿死的人少了,又赶上了小冰河时代的结束。
如果没有小冰河时代,大明北方不会连年颗粒无收,说不定大明还能多坚持几十年,拖死使文明倒退的东虏。
这一章不喜勿喷,因为小冷从来不认为一个跪着磕头喊奴才,或者有成为别人的奴才才觉得自身高人一等,这样的文明,对来小冷来说就是在开文明的倒车,更多的东西就不在这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