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天已经很热了,火辣辣的太阳恨不得把地上晒出油。
大同城外十里,半人多高的草,一眼望去全是绿油油的,天空也是蔚蓝一片,加上一丛丛野菜花,景色十分漂亮。
“刘东主,守口夷来了。”说话的是薛自贵。
双方约定好了时间和地点,守口夷大不勒台吉带着人赶了过来。
刘天宇抬头看过去,前方骑马过来一位满脸胡须的汉子,身边跟着十几个披着棉甲的兵丁。
薛自贵脸上露出笑容,策马迎了上去。
靠近后,两个人说了一些话,薛自贵笑着骑马带那位大不勒台吉朝着刘天宇这边过来。
“刘东主,这位是大不勒台吉。”薛自贵先介绍蒙古台吉,然后又对大不勒台吉说道,“这位就是广记刘东主,汗帐里喝的汉府佳酿就是刘东主酒坊酿的酒。”
看到刘天宇在马上拱手,大不勒台阶脸色有些难看。
他这个台吉可是和大明参将平起平坐,不少大明百姓见了他都要赶紧下马磕头,而面前这个广记东主不过是个平民,见到他居然连马都没下。
“汉人小子,你是民,我是官,见到本台吉为何不跪。”大不勒台吉沉着一张脸喝问道。
“哈哈。”
刘天宇笑了一声,眼神平静的道:“你是蒙古台吉,我是大明商人,我一个大明人为什么要跪一个蒙古台吉。”
旁边的薛自贵在一旁劝道:“这些都是小事,要紧的还是生意。”
“听说台吉喜欢我广记酒坊的汉府佳酿,这一次在下从广灵县带来几坛,专门送给台吉品尝。”
刘天宇也不愿意和一个蒙古台吉彻底闹生分,顺势提出送上几坛酒,缓和一下双方关系,算是给对方一个台阶。
“你这个汉家小子,看来野心不小。”大不勒台吉得到了美酒,阴沉的脸换上了笑意,看得出来十分喜爱广记酒坊出品的汉府佳酿。
稍微沉吟了一下,他继续说道:“你有多少粮食布匹?现在到处都缺粮,粮价也好说。”
“我手里有五万石粮食,以后每月都能供三万石以上,半年后更多,明年全年能供粮食百万石以上。粮食有的是,就是不知大不勒台吉是否吃的下来?”
听到这话,大不勒台吉一惊。
之前让薛自贵捎带的话只不过是他推脱之言,一个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商家自然不入他的眼,要不是因为汉府佳酿出自此人之手,连人他都不想见。
半晌过后,大不勒台吉严肃起来,沉声说道:“几万石我吃的下来,每月三万石以上我就得找别的台吉合作,若是每年百万石,这事得好多台吉,济农,甚至大汗们首肯才行。”
刘天宇笑着说道:“你应该清楚,一些地方不稳,日后用粮食的地方很多,大明这边必定会收紧马市,粮食布匹药材一类,在马市很难获取很多。”
“汉人小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大不勒台吉一惊,眼睛瞪得如牛眼般大“后金汗已经称汗建国,颁布七大恨起兵反明,这事明国那边甚少有人知晓,你居然能知道这个消息?”
刘天宇笑而不语。
作为一个军事迷,怎么会不研究后金和大明之间的战事,这种事情哪怕没有消息,根据时间节点也能推算出来。
在大不勒台吉眼中,刘天宇从一名普通的商人,又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