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捕快不知所以然,但也只好依言去了。
寒临风一边回城,一边打起了小九九,于千海这厮靠不住,用完了就将自己冷藏,如此看不起人,这个情报不能卖给他。
如今朝廷里最牛的机构当属内厂,对,老子投靠内厂去。
可是内稽事厂设在大内,平常人想看见大门都难,更别说进去了,就连寒沐风这种锦衣卫也挨不上边,他思忖了半天,自掏腰包请了几个锦衣卫的同事吃饭,席间看似随意的提起内厂的事情。
内厂的现任官员大都是锦衣卫老人充当,两个机构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些联系,同事们吃醉了开始吹牛逼,透露了一些寒临风想知道的东西。
第二天,寒临风一大早便请了假,来到东城一所看似不起眼的宅子前,这里是内厂在外面设立的情报点,一般人不知道,只有内码人才明白。
敲门,自报家门,然后说出自己查到叛匪残余的情况,内厂的人非常重视此事,将沐临风请进来坐着,然后派人飞马前去报告上司。
追捕叛贼的军情属于第一等要务,所以报信的人直接来到皇宫内的文渊阁,递牌子请内阁行走,协办大学士孟小冬接见,这档子事儿一直是他来主办的。当然这也和孟小冬的内厂身份有关。
孟小冬接到报告也是大吃一惊,问:“报信人现在哪里?”
如今孟小冬的权力如日中天,作为最年轻的协办大学士,内阁双壁之一,他是大周朝最耀眼的政治新星,作为曹公公最赏识的门徒,他的势力比那位没有根基的杨峰要强大的多,谁都不会怀疑,若干年之后,孟大人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
所以,所有人见到孟小冬都是毕恭毕敬的,那些内厂的番子更是如此,孟大人是状元出身,又干过锦衣卫,是内厂的老前辈,如今还是文官中的翘楚,不由得他们不尊敬。
孟小冬看到内厂呈上来的公文,沉吟一下道:“报信人在哪里?”
“回大人,留在衙署里了。”
“他是锦衣卫的人?”
“是,锦衣卫巡城小旗,新入行的。”
孟小冬冷笑:“哼哼,锦衣卫的人跑到内厂来爆料,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啊。”
小的们就喜欢孟大人这一点,说话不爱咬文嚼字,时不时弄两句通俗易懂的歇后语,于是便作茅塞顿开状:“大人说的是啊,这厮肯定没安好心。”
孟小冬道:“这事儿我知道了,把那小子关一夜,摸摸他的底。”
番子作出切瓜的手势道:“要不要……”
孟小冬一摆手:“不用,毕竟有点香火情,用不着赶尽杀绝。”
番子领命,走出了文渊阁。
孟小冬处理完了手头的公文,也坐着轿子离开了,拐了几个弯,来到一处宅院,推门进去,里面走出一人,长身玉立,白衣飘飘,剑眉星目,整个人就如同一柄出鞘的宝剑一般锐气逼人,正是当今江湖上颇有些名气的青年剑客花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