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堂中已经聚着十几名长安重要的官员,范东育坐在其中,正听着大家讨论。
“大家都不要有顾虑,反正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就尽管开言。”范东育望着众官员,认真的道。
堂中,不见史公公和安国郡王,看来,朝延来的钦差也靠不住呀,现在怕是投降或者逃跑了吧?
众官员一看就心中有了谱,但又不敢说什么,只有闷头喝着茶,左顾右盼。
摆在当官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逃,二是降。
但都是读书人出身的官员,又怎么好意思开口说呢?
坐在范东育身边的是陕甘两省的捕快总头周木水,虽然只有二十岁出头,黑白两道都混得风生水起的他,按说一个捕头算不上入流的官儿,但他有一身武功,又是当朝宰相的得力部下,所以,范东育特邀他参加了这个会议。
此时,周木水把一杯茶一饮而尽,拍了拍桌子,叫:“各位爷们,赶紧拿个主意出来呀,我一个粗人虽然不明白啥大道理,但也知道鸡蛋碰石头就会头破血流,和反贼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条,咱们都是吃朝延俸禄的,死了也就死了,人死鸟冲天,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长安城里的百姓是无辜的,他们就不应该卷入战争,更不应该成为这场战争的陪葬品,所以我就说,咱们就算是死也别拉着百姓们,想打,就放马出去,与反贼决一死战,不想打,就赶紧开城门投降算了。”
“呵,那可是呀。。。。。”
周木水说开了头,众官员也纷纷开言,但没有人提投降的事,也没有人提出与敌军决一死战的事情,大家只是喋喋不休的说着,长安毕竟是个大城,十万百姓可是无辜的,但长安城历史悠久,有许多文化古迹,若因战火被毁,真是对不起列祖列宗呀,也对不起子孙后代了。
“那唯有选择投降了么?”周木水正要说,在坐在面前的长安通判李详彬却说了:“各位大人,下官可有个建议,可保全长安。”
“快说。”范东育冲他点头。
李详彬就板着脸道:“叛军人多势大,咱就这么一点兵力,硬碰只能死得更快,决一死战就等于鸡蛋碰石头,有去没回,咱们不如这样,先虚与伪蛇,假意投降他们,先保存自己的实力,等朝廷的援军一到,再反戈一击,将叛军灭了。”
接着望了一眼众人:“各位和何?”
“好呀,虚与伪蛇,这个词用得好呀!”
“对,假投降,再来个里应外合,给他来个反击。”
众官员纷纷点头,说好。
可是,问题又来了,假投降万一对方觉察,那就麻烦了,如此大风险的事,操作起来比较大难度,又谁能保证投降之后反贼会不会大开杀戒呢?
再说了,万一史公公和王爷还在城中,他们会同意么?
提起史公公,大家顿时又来气了,朝廷派这么一个贪婪阴狠的阉人来执掌陕甘两省,看来,大周帝国的天下,气数已尽,该改朝换代了。
“此计甚好!”想不到,连范总督也点头赞成。
于是,范东育马上让周木水作代表,悄悄出城,与起义军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