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
林牧背着手,哼着歌,显然心情很是不错。他一路微笑着同迎面而来的甘宁、徐庶、赵云等人打着招呼,然后进了议事厅。
同样场景,同样的班底,独缺吕玲绮。
不同的是,剩下这些人,每个都是面带佩服之色看着林牧。
无他,就一个晚上的时间,居然搞掂了后院那位令人闻之色变的温侯虎女,单单这份魄力与胆识,就足够令人五体投地了。
特别是陈大有,深知吕玲绮厉害的他,更是直接张口就来:“姑爷,俺对你的景仰真是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啊!”
林牧一脸黑线,这货实在是……太欠收拾了!
就连唯一正常一点的赵云,也是面露钦佩之色:“子放日后必成大器啊!”
你才日后成大器!我现在就是大器好吗!
“既然夫人那边没有疑虑了,那么,子放,去江东之事,得定下人选了。”徐庶作为最初挑事的人,自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脸上丝毫不见异色,仿佛差点害得林牧家宅不宁的人不是他一般。
“咳咳,既然此事是元直你提出来的,那依元直看来,该遣何人去?”
徐庶微微一笑:“正有一人待举荐。”
林牧有些意外,徐庶还自带人才搜罗的功能?他倒是一时忘了,徐庶在荆州交友甚广,加上为人豪爽大气,颇有谈得来的名士与之相交。
“之前,庶在湘南,与石公子韬、字广元者相善。此人雅善言辞,有急智,正宜为使,前往江东为说客。”
竟然是石韬石广元?
林牧记得很清楚,历史上有个“诸葛四友”,是诸葛亮在荆州时最为要好的四个人,分别是徐庶、石韬、崔州平、孟建,除了崔州平年纪较大,无意仕途外,另外三人后来都去了曹魏势力,但没有得到太大的重用,以至于诸葛亮感慨:“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能入诸葛亮法眼的,即便才能没到惊才绝艳的地步,也不至于差太远,他们之所以没能建功立业,多半还是受了徐庶的前科的牵连。
而林牧此时,班底里武将较多,文士却几乎没有几个,能够把石韬纳入麾下,无疑是相当不错的收获了。
“竟是广元兄么?”林牧赶紧道,“其人在斯否?”
“正在外候着。”
“某亲自去见!”
果然,到了府外,正有一位仪表堂堂的青年男子在闭目养神。
“广元,林太守来了!”徐庶笑着招呼。
石韬睁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林牧,心中暗赞,如此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看来元直说的不错,能跟随此人,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少。
“颍川石广元,见过林太守。”
林牧赶紧道:“不必多礼,广元既是元直挚友,自然非等闲之辈,以后,这长沙之事,恐多有倚仗之处。”
“求之不得。”
等请进了府内,与其他人一一见礼后,林牧这才问道:“广元可知元直推荐你去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