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迅速翻身下马,大步向前,走到距离孙坚等人数步之外,单腿下跪,沉声禀告道:
“启禀将军,在三十里外发现董卓军大批骑兵,观其规模,约有近万之数!此外,还有两万左右步兵随行。三万多敌军士气旺盛,装备精良,当是董卓军主力精锐!”
“哦?可探查得此支大军主将是谁?”孙坚倒也没有被这么多敌人吓住,而是第一时间问起了军队的统帅。
“属下不知,只是看其旗号,整支军队大部分的军旗都打着一个‘牛’字。此外,还有少数军旗打着‘杨’字。”斥候沉声答道。
“牛?这董卓麾下,姓牛的大将是哪位?”孙坚想了半晌,没有想到印象中有这样一个人,于是便出言问道。
“启禀主公”,程普向前一步,对着孙坚拱手道:“据末将所知,这牛姓将军,当是董卓女婿牛辅。”
“哦?”孙坚回头,看向程普道,“那德谋可知,这牛辅本事如何?”
“未曾交手,普也不好判断。不过,听说这牛辅,还有董卓之弟董旻,皆是靠着血亲关系,才在董卓麾下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将领。真要论起本事来,他二人在董卓麾下诸将校中,算不得顶尖。”
“敌方兵力虽然是我军三倍,但由如此无能之将统领,便是生死决战,我军也不惧对方。”程普笑道。
“那董卓之弟董旻,我以前在凉州镇压变乱时,也听过其名。若是这牛辅水平与董旻差不多,那倒确实不足为惧。”孙坚摸着下巴思忖道。
“不过,是否要进军与对方交战,还得再多考虑考虑。”
说到这里,孙坚重新将目光转向斥候,开口问道:“那牛辅军,此刻正在向何处行军?”
“启禀将军,敌军只是在轩辕关前往洛阳的必经之地,寻了一场开阔地带安营扎寨,并未行军!此外,敌军有一部分的军营,营门方向朝向东面的虎牢关,似乎是在同时防御两个方向的来犯之敌。”
“哼!如此说来,这董卓是打算以逸待劳,伏击我军喽!”孙坚冷哼一声,瞬间便识破了董卓的谋算。
“主公,如此说来,我军该如何做?”程普等人问道。
“牛辅将一部分兵力划出来防御虎牢关方向来敌,本身能力又不怎么样。虽说其麾下士卒精锐,但我军要是拼死一战,倒也不惧对方。”
孙坚顿了顿,继续说道:
“不过,刚才那孔伷也说过了,不管是袁本初,还是其他各路诸侯,都希望有个人出来先承受董卓的怒火。而我又跟他们格格不入,我部要是损失惨重,他们估计晚上睡觉都会笑醒吧。”
“这次,我还偏不让他们的诡计得逞!”孙坚狠狠地道,“洛阳要攻击,但指望着让我一人去承受董卓军的主要伤害,那是妄想!我孙坚虽然一腔热血,但也不是那不知死活的愣头青!”
“传令各部,继续行军!”孙坚下令道。
“那……,我军这次,该向何处去?”程普小心翼翼地问道。
毕竟,孙坚刚还说了不准备和敌人硬碰,怎么马上又下令继续行军了?
“从此处往前行进五里,左转继续行军半日,便是大谷关。我军现在,便先占领大谷关,一边休整,一边静观事变。”
“只要那虎牢关方向有所突破,或者是牛辅军有所懈怠,我军便全军出击,打他个落花流水!”孙坚手持佩剑,沉声喝道。
“主公英明,我等遵命!”
……
大谷关,又名太谷关,是大汉首都洛阳城的南大门之一。
该关位于洛阳东南大谷口,临近登封县界,附近有水泉石窟,风景秀美。东汉中平元年,朝廷为了保障首都安全,防御黄巾起义,置洛阳八关,此关即其中之一。
洛阳附近关卡众多,纵是董卓手下的凉州军势大,吞并了中央军和并州军后,兵力又大大增加,但也无法在每个关卡上都布置重兵。
更重要的是,洛阳附近屏障不少,也没必要这么做。不但分散兵力,不利于协同作战,而且还会增加后勤运输的压力。
董卓在李儒的建议下,已经打算派牛辅和杨定去阻击轩辕关方向来兵。又整合洛阳附近其他兵马,准备和联军在此决一死战。因此,这大谷关中,本就不多的兵力,不但没有得到补充,甚至还被抽调走了一部分。
以孙坚的实力,面对这样的防守,自然是没用太大的功夫便攻了下来。
而太谷关的守将也并没有多少战心,在程普带兵首先冲上城墙之后,便放弃了抵抗,带着自己的亲兵逃走。
于是孙坚便在夜色降临之前,挥军进入了大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