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这一次给考上大学本科以上的子弟每人都发了一个大大的行李箱,省去了陈静去买行李箱的麻烦。虽然矿山已经处在破产的边缘,但是对于矿山子弟们的关心还是有的。大型国有企业走到破产的边缘其实是一件让人很难过的事情,但是面对资源的枯竭和技术成本的提升,个人无法改变矿山走上破产的命运,只能努力把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些。很多老人对于这件事情都无法释怀,这个矿山凝结了一批在这里奉献了所有青年、中年时光的老人,他们随着党的一声号召就从全国各地汇聚到了这里,当年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上的国家重点项目,如今老人们看着矿山即将没落,心里的伤痛就像是看着自己亲手种的大树枯萎,心情可想而知。
就算是破产,因为产业结构太大,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清算清楚地,一个国家规划可以运营大几十年甚至百年的矿山,严重的缩短了运营的寿命,清算之后估计还得追究一些领导的责任,但是这些事情不是普通的矿山工人可以参与的。似乎只在一夜之间,矿山里的很多职工都开始自谋出路,去国外打工的人不少,像外蒙、沙特、马来西亚这些地方非常需要矿山里这些拥有选矿等专业技能的技工,给出的待遇也很是不错,除了需要忍受与家人长期分隔两地的痛苦。当然也有不愿意背井离乡的人,他们大多选择在岳新市区做些简单的工作,总之是能达到养家糊口的目的就好了。古人总说父母在不远游,因为人生只有匆匆数十载,如果能更好的陪陪家人就不要浪费生命了。
陈静小时候经历过矿山的繁华,那时候每天早上七点都能听到广播声响起,催促大家去上班,每天晚上广播声响起,督促大家下班回家吃饭。现在广播声停了,偶尔响起也是播报一些有关矿区破产清算的事宜,矿山的萧条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让即将出门上大学的陈静也高兴不起来,每一个人都希望生他养他的地方能够繁荣昌盛,陈静也不例外。
一个矿山的兴衰影响到了太多人的命运,陈静一家人也即将分隔两地。
开学的日子终于来了,这一次陈静的爸爸没有买到卧铺票,只买到了两张座位,现在直达C市的火车只有三趟,又是在开学的高峰,火车票很难买,陈静的爸爸能买到两张座位已经不容易了。
火车是晚上八点多的,上午起来,陈静陪着爸爸妈妈去看了看姥姥姥爷,在姥姥姥爷家吃了午饭,仔细的听了两位老人的叮嘱,一再表示自己在外地读书会注意自身安全,这才在两位老人不舍的目光中离去。下午在家里再次检查了一遍行李,这才从家出发准备坐五点钟的最后一班车去岳新市火车站坐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