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的人在轻扯她的裙摆,傅青纾回头瞪了一眼林浩然,缓缓道来:“因为……因为民女对先生责罚之事记恨在心,后来偶尔察觉林浩然三人经常看……看那种书,还将所有书本画本以及捉弄先生、其他学子的证据均藏在讲筵所和延义阁朱墙下的一棵梅树下,我就找到他们,要他们去捉弄一次先生,但不能以我的名义,不然我就将他们的‘藏宝之地告’诉先生,他们不得以才如此干的。适才说出笔迹和书童,其实是民女的脱身之法,意欲栽赃给他们三人。官家,我利用了您的公平正义之心,请您恕罪!”
傅青纾此番话,说的七分真三分假,只要林浩然等人不自己爆出来,又加上太皇太后想草草了事,官家无论如何都是只能作罢。只是且不论事情真假,官家只会认为她和整个定国公府,早就归属太皇太后了。
“来人,去傅青纾说的地点看看,是否真的有那些画本和证据。”赵元祐再老成,毕竟年纪尚小,见又一次被压制,面上早有不善之色。
等待过程中,屋内没有一人敢开口说话。还好地方近,官家的贴身侍卫沈哲提了一大堆东西过来,扔在地上:“禀官家,臣下在梅树下找到这些物件,与傅青纾所说并无二样。”
“啪”的一声,赵元祐一掌拍在讲台之上,指着傅青纾的鼻子怒道:“傅青纾,你好大的胆子,竟然利用朕为你作伪证,欺上瞒下,你该当何罪!”
屋内官员学子跪了一地,傅青纾几乎是匍匐在地上哀求:“民女知罪。”
“不过都是孩子之间的玩笑嬉耍,较真做什么。”太皇太后起身将傅青纾亲自扶起来,轻轻拍拍她的手背以示安抚,温和道:“依老身看,惹得俞翰林生病不过是无心之失,并不是有意为之,不如让傅青纾给俞翰林行大礼磕头认错,再不济,罚她多跪谢时辰就好了。毕竟是一个才八岁的娃娃,能懂得什么欺上瞒下的。”
轻轻淡淡的一句话,此事才算揭过去。
当傅青纾给俞老先生行了大礼磕头认错,天色已晚,众人也就鱼贯而出,各回各家了。倒是林浩然原本还要求留下来陪傅青纾罚跪,结果被他爹拧着耳朵揪回家了。赵元祐临走前,踱到傅青纾面前,凑近她说:“想不到傅家姑娘果真如旁人所说,机敏聪慧,进宫一月有余,竟然就已经择了明主。”
淑寿是最后一个走的,她也跟傅青纾说了几句话:“你这是何必呢,明眼人都看得出六弟是想借此事责罚林正礼,灭灭太皇太后一党的气焰,你非得插上一脚。就算你想投在太皇太后门下,住在这深宫,以后也有的是机会。看来,傅姑娘是身怀大志之人,我那座小小的宫殿,怕是容不下傅姑娘这座大神了,以后自不必回了。”说罢领着温仪款款离去。
她被罚跪三天三夜,在这空荡寒冷的讲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