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果果年纪和傅青纾年纪相仿,看模样也是机灵得很,一见着傅青纾就甜甜的叫了句“姐姐”,还说哥哥曹谦平日就经常跟她提起傅青纾呢。
傅青纾这才想起以前的京兆四傻,不由得发笑,问:“那你哥哥他们在太学院有没有遭先生学官们告状啊?”
曹果果活泼的很,将曹谦和林浩然等人近期的糗事一一道出,惹得众人一阵发笑。最后还是傅乔氏见门口围观百姓逐渐增多,才招呼大叫一起进门上座聊。
傅青纾抱起傅青瓷,道了声“重了。”在众人的恭迎下进了家门,当坐下来闲聊时,傅东来向她一一介绍满屋子的叔伯姨舅和堂表兄妹,被众人围在中间的傅青纾一一唤着称呼跟他们打招呼,心中不由得感慨,以前远在定州三道口,不曾和这些亲戚们往来,如今一往来,才发现家中族人是真的多。
不过这倒满了傅东来的意,因为在大赵王朝,有时候一个家族的兴衰,和子嗣兴旺有着很大的关系。傅乔氏虽然只生了三个女儿,可是她的叔伯们却是儿子女儿一箩筐,虽不是亲生的,始终带着血缘关系。
挤满厅堂的亲戚们虽然为了给她庆生,人人都换上了新服饰,但也只不过是新的粗布麻衣罢了,偶尔好些的,不过也是些褶皱良多的旧丝绸,估计是翻了压箱底的衣物出来了。他们坐在满堂红木遍地珍贵花木的厅堂里,要么局促的坐立不安,要么满眼新奇向往,要么目光没停下打量。傅氏家族虽然庞大,但她却知道,傅氏家族并不怎么富裕,甚至她的三叔家至今还是过着农耕生活。要不然当初傅东来也不会去给人家做零工,最后被傅乔氏相中私奔。
倒是傅东来,笑的尤其畅怀。傅青纾明白,这些堂表兄弟在他的眼中,虽然出身差了些,但只要好学,皆是可以栽培的好秧苗子。这些人中,哪怕只有三四个通过科考,身上挂了声名和官职,他人在京兆,总是可以拉上一把的。届时,傅家族人遍布朝野,也是指日可待。
思及此,傅青纾面上的笑就不是那么真诚,总带点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