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刘累?”欧阳秋咋一听这名字有点懵圈,姓刘的皇帝吗?难道是汉朝的?可是汉朝的皇帝他只知道刘邦刘秀,哦,对了,还有个刘彻。难道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后人,可那不是在蜀地吗?三国时这里是属于魏国吧?
他还在那里胡思乱想,又听到傅八接着道:“御龙氏刘累,真没想到,他原来是葬在此处。”
御龙氏?有点耳熟,欧阳秋努力回忆,傅八已经看出他的疑惑,开口解释道:“他是夏时人,曾师从豢龙氏学习养龙,后为夏孔甲帝养龙,被孔甲帝赐名'御龙氏'。传说中,他将死去的龙肉做成了肉羹给孔甲帝吃,孔甲帝吃过后,觉得味美,让他再献,他害怕龙死之事泄露,就迁到了昭平湖畔。”
说完,他点了点面前的石碑:“我们现在应该已经到了平西湖上游的——昭平湖。”
言罢,他一脸的诡秘笑容,连连叹道:“真是没想到,原来事实是这样的!”
强光照射在傅八脸上,将他的半张脸隐没在黑暗之中,光线流转间,看到他嘴角那诡异的笑容,欧阳秋不由得毛骨悚然,把听到的信息与当下一对应,不由得惊呼出声:“御龙氏?难道,那条黑蛟龙是他养的?天呐!它居然到现在都还没死?!”
傅八回头望着他,缓缓地摇了摇头:“不,比那还要糟糕!那条黑蛟,恐怕就是刘累。”
“什么,什么意思?”欧阳秋缓了缓神,这句话就短短十个字,但合到一起,他实在理解不了了。
傅八叹口气:“原来,传说只说出了事实真相的一半。刘累逃跑躲避孔甲帝,并不只是因为怕龙死的事情败漏,而是,他当时不得不跑。因为,他已经显出异象,即将化龙了!”
“化龙?人怎么能化龙?”欧阳秋像在听天书,信息量太大,脑子都不够使了。
“鲤鱼能化龙,老蛇也能化龙,那人为何不能?”傅八打趣一句,接着道:“不过,刘累化龙,是因为他吃了龙珠!孔甲帝只道那龙肉羹鲜美,却不知道,那龙身上的精华所在,已经被刘累先一步吞入腹中了!”
真的假的啊?怎么越听越离奇了?欧阳秋抽起嘴角,脖子不自然地左右转动了几下,他突然开始怀疑起眼前人的精神状况来。虽然,对方一副煞有其事的架势,但所有的话可都是他自己说的。也许这里真的有条大蛇,甚至是条有奇异之处的巨蟒,但什么吞龙珠人化龙的,这怎么听着都这么不真实呢?
傅八没发现对方的犹疑,他还沉浸在自己从石碑上得到的惊天秘闻中:“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他只是肉体凡胎,根本就不能承受龙珠之力!所以,在他定居此处后,又从附近的应龙氏中盗取了一枚应龙之卵,将其封印在了一枚玉玦之中。然后,他就陷入了假死状态。他这个“墓室”,其实是为他修建的化龙之地!而他的后人受到嘱咐,当那应龙孵化成龙之时,就将那真龙血脉拿来祭他,助他化身天龙!”
傅八也摸摸下巴,转头看向欧阳秋,目光中意味深长:“只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枚玉玦流落在外了。”
玉玦?听到这个词,欧阳秋不由敏感地想到了自己那枚“自由飞翔”的玉玦,还有傅八初见时,问过的话——那上面是不是有应龙纹?他的呼吸一滞,难道这只是一个巧合?这么多的巧合,还能称之为巧合吗?欧阳秋方才生出的些许疑虑,在这些“巧合”面前,还没有掀起浪花,就悄然湮灭了。
随即,他不禁又产生了新的疑惑:假设这些事情都是真的,那眼前这人应该是在看到这石碑之后才得知的真相,但他明明一见自己,就问起了那枚玉玦的事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傅八嘿然一笑,并没有对欧阳秋多做解释。
他心中暗暗盘算:现在,光他所知道的御龙玉玦就有两枚。一枚曾经封印了敖应,此时已回到了刘氏手中,而另一枚虽然不知是何来历,但若是欧阳秋所言不虚,那么另一枚应该与刘氏所造那一枚出自同源。
此时,他真想高呼一声:真是天助我也!因为,刘氏所谓“御龙玉玦”,其实只是谬传,它真正的名字,应该叫做“狱龙玉玦”!见玦不归,困龙于狱!有它在,哪怕刘累已修炼数千年,恐怕也劫数难逃!若是之前,他可能还不精通这门术法,但是在太师祖解除敖应封印之时,他有幸旁观了所有的经过,自然知道了其中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