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87年,今年实在不是个好年头。
皇甫嵩与韩遂军交战日久,但也没什么好办法能够破敌,兼且受到后面董卓的拖累,这场大战又是拖了快半年时间,迟迟未平。
凉州叛乱还未平定,又有渔阳郡人张纯、张举联合乌桓在幽州发动叛乱,斩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
这还不算,长沙贼区星自称将军,爆发了区星之乱,万众余人攻围城邑,周朝、郭石亦帅徒众起于零、桂,与区星相应,朝廷乃征召孙坚为长沙太守。
这坏消息是一处接着一处来,凉州乱贼似乎是受到鼓舞一般,奋起精神来与皇甫嵩对敌,这三处叛乱一个在西北角,一个在东北角,一个则在荆州腹地,实在是让朝廷左右为难,久而久之,凉州似乎成了没人要的孩子,朝廷也不去管它,就像被遗忘一般,也没人对皇甫嵩的这么长时间的用兵指手画脚。
凉州之乱迟迟未能平定,固然叛军得到士气鼓励是一方面,但其实还有很大的一方面来自汉军自己的问题,其实有很多种原因。
以天时论,又到了夏日之时,让韩遂军缓了一口气,这也合理,当初叛军攻长安,也是汉军仗着天时苦苦守住,总不能你一直受到老天照顾吧!
以地利论,张掖郡地处凉州以西,其中羌胡却有多数,抵抗汉军之心更甚。
以人和论,则两边各有长处,汉军长于主帅用兵如神,而叛军长于汉军内部不和。
韩遂退守张掖郡,将金城郡拱手让给皇甫嵩,这不但让缓冲了皇甫嵩的攻势,而且还把董卓再次拉下了水,不久之后皇甫嵩就从后方传来消息,后面已经平定的郡县之中有不少散勇骑兵偷袭粮道,俱是羌胡人,这伙劫粮道的羌胡人也不杀人,一心为了劫粮草而去,往往就是毁坏了粮草之后扬长而去,让皇甫嵩是毫无办法,自从孙坚调任离去之后,粮道就一直是个隐患。
另外,原本已经没有羌人支持的韩遂,等到了张掖之后,又得了不少羌人部落效忠,这兵败的韩遂还能有这么大的本事?若说这里没有董卓的参与,说给谁听都不信。
就这样,原本败迹明显的韩遂,却险之又险地续了一口气,古来战场风云突变,可是与周边种种都有联系的。
.......此时,林凡正走在一条乡间的小路上。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的有:“冉駹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羌人文化自从匈奴被抑制之后蓬勃发展,但这多到数不清的羌人部落,哪里是能用一句“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所能概括的了的,越嶲羌,白马羌,先零羌,月氏羌,烧当羌,武都羌,婼羌,发羌,牦牛羌、白马羌、青衣羌、参狼羌,冉駹羌,南安羌,宕昌羌,邓至羌等等数不胜数。
西汉与匈奴相对应,而东汉就是与羌族相对应,都是外族游牧民族劫掠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