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愚此刻心气有些郁闷,眼望着蓝天,嘴角吊着根稻草,斜倚的躺在一辆运粮草的马车上。
也许是因为太专注的在想什么,边上多了一道人影都不知道。
“你的无刀白学了?心如明镜的状态呢?”
冷冷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让赵愚嗖的一下,窜了起来。
“师父!!”
看清楚眼前突然出现的人,赵愚松了口气,抚摸着自己的小心肝,嘘嘘道:“师父,你吓死我了。你上哪去了?昨天一转眼就没见你人。”
其实那天赵愚虽然嘴上说管他呢,心里还是有些挂念,对方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给自己带来了希望。可以说是相依为命的两个人,又一路经历的许多风雨,怎么可能会没心没肺的就不去想。
“摩尼教的商队,我怎么可能去搭乘。”笙墨愚面无表情的回了句。
“你都知道啦?!”赵愚惊奇的看着对方。“我也是昨天晚上才确定的!那个陆大叔,喝酒喝多了,无意中说漏了嘴。”
嬉笑的凑上前道:“师父,你真厉害,随便看看就能看出来。嘿嘿。”
笙墨愚没有说话,冷冷的盯着对方:“拍马屁也没用!跟我来。”
带着赵愚,闪过周围人的察觉,进入树林深处。
不一会儿,来到片空旷地,让赵愚把背在身后的天刀放下,然后说道:“要学无刀,就先要体悟明镜止水。
心神必须时刻放平静,意念观想宇宙万物,无论你身在何方,在做什么,都要时刻的去感受天地万物的运转。
哪怕是空气,也要去体会它流动的方向,以及对自身的阻力。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开始学习无刀。”
“师父,那怎么才能永远保持明镜止水的状态?在想事情的时候,根本不可能保持的住啊。”
赵愚有些不解,毕竟人的意识有限,在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想再观察,体会其他的事,简直违背了常理。
心如明镜观天地,神如止水洞万物。
这两句话说说容易,要做到就难了,笙墨愚自己也是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完全达到这个状态。
但他不可能留给赵愚这么多时间去学,他没有时间了。
在到达太原之前,赵愚至少要入门。因为那个时候自己有很重要的事要去做,没办法再保护对方。
只有学成无刀,他才能保护自己。
可现在看这小子的样子,别说体会万物的动态,就是自己身边几尺都感受不到。
皱了皱眉头,手把手的开始教导对方如何修炼。
“你看好了。”
起点面正,两手下垂,两足为九十度之式。此式是顺行天地自然之道,谓之无极形式也。最适合用来调整生息,稳定心神,感受周身万物,天地运转。
赵愚在一旁仔细的观察对方的动作与呼吸,然后跟着做了起来。
“人乃万物之灵,天生拥有灵智,不似扁毛生畜,终日浑浑噩噩只知果腹。你想要完全体悟天地运转,就要知道什么是意!
意者,心之所发也。心在其内,守住自身。天地在外,但其形在心中,内外合一,结为一气,以我心证天心,就可达到明镜止水之境!”
在笙墨愚的指导下,赵愚快速的进入其中,逐渐领悟起来。也许是因为他已经顿悟过,明确心智的原因,进入状态后,感悟的速度很快,几乎是常人的十倍以上。
笙墨愚看着自己弟子的样子,心里有着一丝安慰,他领悟的很快,比自己当年快多了,而且因为《矛盾功》的原故,起点极高,自己没有达成的事,对方一定可以做到,也必须做到!
当对方天刀大成之日,就是自己师徒二人再临汴京之时!
到时候没有人能再阻止他,他要让赵佶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宋天下,不是只有他一个姓赵的。
等赵愚回到马车上的时候,已经是晚饭时分。
笙墨愚没有跟来,他有自己的想法。
一是他不想接触摩尼教的人。二是对方竟然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身份,那在暗处,比在明处更有威慑力。
“你跑哪去了?找你半天了!”绿儿喘着气小跑过来,红彤彤的脸蛋因为运动显得格外粉嫩。
“原来是小绿儿啊。找我何事?”赵愚笑道。
“不准喊我小绿儿!”绿儿嘟起小嘴,表示抗议。“你又不比我大多少,你个...小..小..小愚子!”
因为一时找不到说辞,便随便照搬了一个,但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叫一个男人小愚子,确实有些.....
“小愚子...!”赵愚也被这丫头叫愣了,这小愚子的称呼也太那个什么了吧!
顿时让他想到了还在燕王府时,那个常常来府内宣旨的高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