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至“潇湘书院pp”阅读正版,一章一毛钱,一妃是参赛作品,有你的支持凤辰白锦玉才能赢!本次发布防盗版,勿点
元和六年811年五月,李贺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从此,为官3年间,在这一时期,李贺亲身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李贺个人生活虽不如意,但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虽然此间心情“瞧悴如刍狗”,增长了生活阅历,扩充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丰收颇丰。所谓贺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
工于诗词
李贺的诗,据杜牧序,是自己编后交由集贤学士沈子明保存的,凡233首。宋以后,始则传诗四卷220首古今学者均少作一首误计219首。稍后,南宋吴正子作注,又据鲍钦止本增外集一卷,唐宋志皆称贺诗5卷。诗词雁门太守行列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诵读与欣赏,7年级下语文版25课古诗5首之一。李凭箜篌引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欣赏
人物评价编辑
总体评价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镇割据的黑暗现实,多所针砭对下层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在艺术方面,他的诗调高气峻,或如云崩雪涌,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丽璀璨。在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精辟等方面,极富独创性,在中唐别树一帜,有开拓之功。
历代评价
旧唐书:手笔敏捷,尤长于歌篇。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
新唐书: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课程者。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绝去翰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
杜牧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
王夫之唐诗评选: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
毛先舒诗辨坻: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