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姐。”
“嗯?”
“做个交易如何,你把面纱摘下,我送你一句诗。”刘平安玩味笑道。
“......”
王婉儿嘴角抽了抽,右手在袖袍里攥了又松开,虽然眼前的刘平安相貌上佳,但此刻略显轻佻的语气和表情,还真是让人很有想给他一拳的冲动。
让女儿家摘下面纱,这种话可不是一般人能说的出口的,有才华的年轻郎君她见过不少,各个都是彬彬有礼,鲜少有刘平安这种作风。
果然,敢当街杀人之人,必定不会简单到哪去。
王婉儿本想拒绝这个交易,但转头一想到那首慷慨激昂的《正气歌》,忽然也来了兴趣。
《正气歌》她是读过的,读完之后也是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若不是因为逝者是自家兄弟,恐怕王婉儿都会因为此诗同情于刘平安了。
有几个闺中密友也经常会提起此诗,言语之间,还有颇想见此诗作者一面的意味。
仅凭这一首诗,刘平安在并州城内,就已经成了首屈一指的才子了。
既然这厮也有几分才华,不如且看看他能送一句什么诗吧。
反正自己的容貌,并州城内也有很多人见过。
王婉儿在心中这般宽慰自己。
旋即起身,黛眉一挑,道:“这个交易婉儿应下了,不过若是诗句不好,有机会我可是要问罪刘兄的。”
“哈哈哈。”
刘平安嗤笑出声,眼神仿佛在看一个弱智,没有丝毫怜香惜玉道:“你是京兆尹还是并州长史?亦或者是刑部尚书?问罪于我?你又配么?”
王婉儿愠怒,脖颈处都泛起了红霞。
刘平安拿她刚才讽刺他的话,又讽刺了回来,眦睚必报,怪不得敢在青楼外行凶了,这个男人,骨子里就刻着刁民二字。
王婉儿轻哼一声,没有再说什么,素手轻轻揭开面纱。
出现在刘平安视线当中的是一张绝美面孔。
面纱刚一摘下,屋内的阳光仿佛都更和煦了几分。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再加上一身古装,简直就跟从画里走出来的仙女一般。
如果满分一百,那么眼前的王婉儿起码可以打九十三点六二五分!
容貌、身段、气质、肤色都是极品。
如果能啃的话,有机会一定要啃上一口。
不愧是王氏小姐啊,刘平安满脸欣赏之色,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容貌在后世,起码也是个校花级别,还是最顶级的那种。
刘平安装模作样的叹一口气,半真半假道:“我总算是能体会到当年陈王见洛神的心情了,坊间传闻王小姐倾国倾城,刘平安以前不信,今日得见,才发现果然名不虚传。”
虽然有些违心,但她的容貌也配得上此般评价。
被一个年轻男子如此称赞美貌,王婉儿也是有些羞恼,不过仔细观察下,发现刘平安的目光清澈,只有单纯的欣赏,怒气却也是消散了,淡淡道:“婉儿可不敢与洛神相比,当不得刘兄如此称赞。”
刘平安拍掌笑道:“得见王小姐美貌,此行不虚也。”
旋即起身,走到雅间书桌前,桌面上恰好铺有宣纸,刘平安笔走龙蛇,很快就按照约定留下了一句诗。
写完后,刘平安道:“此句诗赠予王小姐,刘平安告退,日后迟早还会相见。”
刘平安关门走后,王婉儿呆愣半响,片刻后才走到书桌前打量。
宣纸上字迹遒劲、秀逸、笔法纯熟、力透纸背,仅一句诗,就有一种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的笔意跃然于纸上。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王婉儿反复朗读数遍,又盯着字迹打量了好一会儿,俏脸上感慨赞叹无奈皆有。
“这个刘平安的诗才果真非同凡响。”
如果说《正气歌》是刘平安深陷牢房,为了保命绞尽脑汁才写出来的,那么这句诗总不是意外吧?
这的确是一个有才华的青年,而且似乎...长得也很俊秀。
王婉儿闭上眼,将刚才刘平安的一举一动在脑海当中再次回放一遍。
对于这种年轻男子,王婉儿还是比较欣赏的。
“只可惜是仇人啊。”
既然已经站在了对立面,就算你才华通天,王氏也不能放过你。
王婉儿低头,轻轻吹干宣纸上的墨迹,眼神复杂。
咚咚!
敲门声传来,先前被称作成叔的护卫走了进来,恭敬问候道:“小姐。”
“被识破了。”
王婉儿淡淡一笑,收起宣纸,正色道:“想不到这个刘平安也有几分智慧,言语之间对我多有试探,估计早就料到王氏不会放过他了。”
“小姐,那如何?难不成真得放那贱民一马?”成叔满脸错愕,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郎,杀了也就杀了,李绩还能真因为他找王氏的麻烦么?
王婉儿嗤笑一声,“能写出《正气歌》一诗,算什么贱民?现在天下儒生都在传诵此诗,据传就连天子、宰相读后都是赞叹不已,可千万不要小觑了任何人,虽然只是个少年郎,但是有李绩庇护,在并州城内还真动他不得。”
“是。”
王婉儿咬咬牙,吩咐道:“不过该杀还是要杀的,王氏的招牌不容人轻侮,此人很快就要离开并州了,准备好人手,到时候我亲自带人截杀他。并州到长安路途千里,他一个穷酸少年,被山贼打劫横死荒野再正常不过。我还真就不信了,李绩能护的了他一时,护的了一世么?”
“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