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口呆!
瞠目结舌!
客店内所有能看懂这首《行路难》的人,都是惊叹不已。
“此乃千古名篇!必定流传后世!”
“刘公子果然大才,并州第一才子之名名不虚传!”
一名老士子望着墙壁上的《行路难》一诗,呆呆说道:“我辈目睹此诗,不枉此生!”
刘平安冲食客们不停拱手,连道:“惭愧。”
马周开怀大笑道:“凭《正气歌》、《出塞》、《行路难》三诗,贤弟坐稳并州第一才子名号矣!”
刘平安微笑摇头:“兄长折煞我了。”
不远处秦厚看着刘平安意气风发,心里也是难免高兴,但转眼瞧见日头落山,犹豫半响后还是走过来提醒道:“郎君,差不多该走了。”
刘平安望了一眼窗外,是了,还有上百号兄弟等着吃饭呢,再不走的话忒耽误事了。
刘平安笑道:“兄长,我们该走了。”
“无妨,贤弟且走便是,今日我便在新丰住下了,咱们长安城再会!”马周摆了摆手,示意刘平安自行离去便可。
“兄长保重,长安城再会!”
“去吧。”
刘平安旋即又望向了郝半歌,郝半歌会意,姗姗起身。
提起打包好的餐食,一行人离开酒楼,与镇子外守着的人手会和,准备前往长安。
走在街上,刘平安忽然听见附近两人谈话。
“听说没有?天子这几日在骊山狩猎吶!”
“这我倒是听到传闻了,听说还有不少贵人随行呢。”
“你说天子好端端的,不去上林苑打猎来骊山干嘛?”
“嘿,这谁知道呢,兴许是天子厌倦上林苑了。”
“也有可能.....”
刘平安面无表情,与郝半歌并肩行走这,心里却是留了个心眼,前隋帝王曾经重修过上林苑,天子不去上林苑打猎,反而来到骊山,必定有其目的。
至于为什么,刘平安却是猜不到了。
就在此时,大街上迎面走来一行人,为首的是个带有面纱的妙龄少女,身后十来人,大概是她的护卫之流。
女子紧紧捏着手中荷包,眉头皱着,低头走路,并没有注意到刘平安。
刘平安却是下意识多看了她一眼,这少女霓裳蓝裙,气质雍然,十分引人瞩目。
两队人互相擦肩而过。
刘平安却是没有注意到,那女子队伍当中有个男人猛然转头,目光灼灼的望着刘平安一行其中一人的背影,满脸的难以置信!
刘平安一行出了城。
手握荷包的女子却带着十几护卫来到客店。
“小二哥,买酒,劳驾把店里所有的好酒都拿来。”女子柔声开口。
“唉,客官稍候。”小二哥对粗布麻衣的马周不屑一顾,对这种一看就知道出身极好的少女却是殷勤的很,很快就喊来厨子,合力抱来几大坛酒。
小二哥擦着汗,笑道:“娘子来的真是时候,小店刚派人进了几坛酒,若是早来一个时辰,恐怕就没酒卖了。”
女子诧异问道:“这是为何?”
小二哥指了指趴在桌上昏睡的马周,鄙夷道:“这厮一个人要了整整一斗八升酒,几乎全被他自己喝完了!”
女子望着马周的背影眨了眨眼,心道好一个奇人异士,竟如此海量!
“公...娘子,快看那墙。”女子身旁侍卫小声提醒道。
女子转头,又望见了墙上那首《行路难》。
第一眼,女子便被墙上书法震住了。
女子善于书法,尤精飞白书,她有自己的欣赏尺度,墙上书法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皆是前无古人,开辟了另外一种字体,书此字者堪称一代文宗!
再看那诗。
女子低吟过后,顿觉心旷神怡,叹为观止,对身旁侍卫说道:“这首诗足以称为千古名篇,派人抄录下来拿回去给父亲鉴赏鉴赏。”
身旁护卫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