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下西洋,其实是有特殊使命的。
燕王朱棣靖难一役,将建文帝赶下台,问题是,皇宫大火,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就成为朱棣心中一生的死结,如果建文帝哪天突然冒出来,一呼百应,天下势必再次大乱。
朱棣并不担心打仗,自幼便和蒙古人干架,打仗从来没怕过谁,但是,现在自己是皇帝,如果建文帝真的死而复生,哪怕他夺不回皇位,也会引起朝堂震荡。
现在我是一家之主,家里有任何损失,都是我的!
就算被你砸几个瓶瓶罐罐,我也心疼啊,更别说战火再起,到时候国库亏空,百姓受罪,我这个当皇帝的岂不是赔到姥姥家了。
所以,朱棣一直暗地里派人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最后打听到,有人在南洋某个小国见过建文帝,然后立即决定,下西洋!
当然了,总不能跟外人说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于是找了个很好的借口,寻仙求药。
历代皇帝,都会追求长生不死,我现在当皇帝了,派人去海外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不但不过分,甚至还很合理。
作为当朝天子,集天下权势与一人,不去追求长生才是不合理的!
于是,有了著名的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
其实就去巡视南洋诸国,告诉他们,大明朝的主人换人了,你们谁敢私藏建文帝,赶紧给我交出来,不然我打你啊!
郑和虽然是太监,但是身材魁伟,正当壮年,朱棣曾询问袁忠彻以郑和率军出使是否合适,袁忠彻认为合适。此外,郑和兼涉佛教和***教的宗教背景,也被认为有利于其顺利完成下西洋的使命。
不过,郑和跑遍南洋诸国,也没找到建文帝,后来几次远航已经不再是寻找建文帝了,而是以宣扬国威为主,还兼任调解员的工作,哪个国家和邻国打仗了,郑和还负责去调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