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明寿宁侯 > 第435章 遍地黄金

第435章 遍地黄金

这些东西,统统都是名贵无比,乃大明最稀缺的东西。

“香料三千五百三十八斤……”

“翡翠……五百四十七斤六两。”

“象牙……四百九十二根……”

林虹觉得自己的心,要跳出来!

贺东来这个人他是了解的,做事勤勤恳恳,但是,为人比较呆板,不善言辞,也不够圆滑,当初被朝廷委派下西洋,其实并不是什么美差,而是没人愿意去,最后,落在了他这个老实人头上。

要知道,海上巨浪滔天,沿途会遭遇各国海盗,还有随时随地可能爆发的疫病,就算这些都能克服,仅仅将人放在一艘海船上,远离故土一年之久,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

原本以为,如果贺东来能平安归来,已经算是上天垂怜,可万万没想到,就这么个书呆子,一趟下西洋的收益,已经超过了大明一年的税收!

“怎么样,清点完了吗?”

“回林公公的话,白银已经全部清点完毕,约三百五十万余两,黄金、珠宝、象牙等还在登记。”

在海外一些国家,白银并非是货币,所以价格并不昂贵,只是富贵人家用来做器皿或只充作饰物,所以在贸易的过程中,船队疯狂的收购白银,回到大明,便是天量的财富。

而在昆仑洲南部一些部落,并没有货币的概念,他们还在过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生活,但是,那里生产黄金,甚至有些土人部落首领用黄金搭屋子。

贺东来用当地稀缺的丝绸、瓷器等物品,很容易就换来了大批的黄金,除非之外,还有香料、象牙、珠宝……

仅仅清点这些财物,便用了一天的时候,然后,天津府市舶司和夷洲卫一起将无数装箱的财富,统统运回京师,充入国库。

“臣贺东来,拜见靖王殿下!”

来的路上,贺东来已经得知,如今大明的话事人正是自己的恩师。

这个局面让他很意外,但是回过头来想想……也挺好的……

“起来回话。”

“谢殿下!”

贺东来抬起头,看着自己的恩师,眼中不自觉地泛红了。

“恩师……”

张鹤龄也看着贺东来,出海一年,风吹雨打,好像老了好几岁一般,看来,自己这个门生确实受了不少苦啊。

“你能回来,便是我大明之幸。”

“对亏了恩师,否则,学生就……”

张鹤龄摆摆手,说道:“安南国那些事就不提了,本来就看他不顺眼呢,竟然自己送上门来!”

这时候,俞元赞说道:“安南国王已经献上降书,请殿下过目!”

张鹤龄接过来,看了两眼便递给谷大用,然后说道:“现在安南什么情况?”

谷大用将安南王降书交给刘健,刘健早已经急不可耐,逐句逐字地看起来。

俞元赞说道:“战事已了,南洋都督府总督建昌伯张延龄,云南巡抚张懋,两位大人留在安南处理后事。”

张鹤龄说道:“诸位大人,怎么看?”

刘健已经将降书看完,转手递给谢迁,然后说道:“既然有功,自当封赏。”

张鹤龄点点头,然后说道:“张懋本是英国公,只因一场战事指挥失利,这才罢免了公爵,但是平云南之乱,征安南,都是大功,诸位大人以为,可否恢复其爵位?”

刘健想了想,说道:“老臣以为可行。”

谢迁等人也纷纷便是认同,这时候,焦芳说道:“南洋都督府总督建,建昌伯张延龄亦是大功于朝,岂可不封赏?”

刘健叹了口气,然后说道:“焦大人所言有理,老陈提议,建昌伯晋升侯爵。”

焦芳却不同意,道:“为何张懋便是公爵,建昌伯只有侯爵?”

“行了,别吵了!”张鹤龄不想在这件事上浪费口舌,便说道,“此番征安南有功,张懋恢复英国公爵位,建昌伯张延龄晋升建昌侯,其余将领,皆有封赏,具体的内阁去商量吧,尽快拟旨。”

“老臣谨遵殿下懿旨!”

“还有,贺东来此番下西洋,也是一番壮举,今日之后,朝廷定会继续开拓西洋航路,接下来该如何运作,贺东来该如何安排,内阁下去后和吏部议一下,尽快拿个章程出来。”

“是!”

群臣散去,张鹤龄将俞元赞和贺东来带回家,这俩都是自己的人,看起来比较有亲切感。

“今日为你二人接风洗尘,来,坐。”

“多谢恩师!”

“多谢殿下!”

张鹤龄坐在主位,然后问道:“对了,王守仁最近怎么样?”

俞元赞说道:“扶桑人打算和我大明通商,王大人趁机和扶桑人谈判,争取把扶桑人夺走的几处岛屿拿回来。”

“扶桑那边有什么动静?”

“一切都在殿下掌控之中,织田家族逐渐掌控了大局,殿下事先安排的几个暗线都在发挥作用,王大人已经按照殿下的意思,开始培养更多的暗线,不会让他们完成统一的。”

张鹤龄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不错,事情交给王守仁,我放心。”

“王大人也经常提起殿下,对了……”俞元赞突然想起来,说道,“王大人还托我给殿下捎句话,黄金洲的经营,不能再等了。”

“不错,接下来就该是经略黄金洲了,你回去以后告诉王守仁,夷洲岛也要开始准备,全权配合朝廷,准备经略黄金洲。”

“是!”

“好了,今天不谈公务了,来,喝酒!”

…………

第二天,朝廷便颁发了一道诏令,以五百万两白银和一百万两黄金为储备,大明弘治钱庄发行银票,凭借银票,随时随地可以在弘治钱庄兑换等额金银,同时,弘治钱庄还会在各地开办分号,银票全国流通。

此前众人还对弘治钱庄持观望态度,诏令一发下来,开始有些头脑活络的商贩去主动兑换银票了。

大宗交易的时候,金银搬来搬去实在是太麻烦了,有了银票,就方便多了。

银票和大明宝钞根本区别在于储备银,有了储备银,只要朝廷不出尔反尔,银票就不会贬值。

现在靖王的口碑,特别是在一些作坊和商贩口中,还是比较有信誉的。

同时,贷款业务也逐渐有了起色,但是贷款都是给银票,你要是愿意,可以选择去拿银票兑换金银,只要你不嫌麻烦,随时可以兑换,不限额度。

在弘治钱庄三楼,一直无人问津的股票交易中心,也终于有了生气。

因为下西洋让人看到了实打实的黄金白银,既然西洋有这么多的金银,那流鬼国应该也不会差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