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也一脸凝重,显然这番话说到了
“要不……向百姓增税?”
马君衡捻了半天胡须,试着提议。
“路过集市田野,百姓皆面有菜色,如何能再增税?”
沈岳毫不留情驳回。
“那粮食不够该如何是好?你现在反对,难道能拿出更妙的方案?”
马君衡急眼了:眼下除了增税,还有别的办法?
“很简单,世家大族,带头捐粮,若有不从,捉拿问罪!”
沈岳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哈……?”
场下一片哗然,人人都怀疑是不是耳朵出了毛病。
在场大小官吏大多出身世家大族,简直不敢想象有人会说出这样的话:大晋王朝就是靠着世家大族建国的,何曾朝他们动过刀子?
反对否决声,登时响成一片。
沈岳鹰隼般锐利的目光,审视着众人的反应,另有一番想法。
明朝将亡时,崇祯帝曾让官员贵戚出资充作军费,结果响应者寥寥。
结果李自成攻破北京,当初不肯出军费的权贵们个个被抄了家,一个子儿都没剩下。
眼下的图景,何其相似。
“梁郎之策……”
一直没说话的谢安开口了,场面顿时安静。
“甚好!”
两个字,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这……这不合理啊。
要知道谢家就是顶尖的士族,如果真的这么办,岂不是司徒自己家就得狠狠出一次血?
不过谢安接下来的话,简直让他们更跌破眼镜了:“我们谢家,带头捐纳十五万石!”
“哗……”
所有人同时惊呼:这……这尼玛可是十五万石啊。
饶是谢安家族再富可敌国,这下最少也得去掉一半的家资啊。
“你呢?陆长史?”
谢安灼灼目光盯住一名叫陆迁的官吏,让他表态。
陆迁一咬牙,表情明显扭曲了一下:“下官愿认捐六万石!”
尼玛,这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谢安都慷慨解囊了,他还能怎么办,只有认栽啊。
其余大小官吏很快也纷纷认捐,当场就筹了三十多万石的粮食。
再算上其他官署里的人,以及皇亲国戚,毛毛一估大概最后能筹到超过两百万石的粮食。
此外还有人认捐钱的,加一起也有个将近两万万钱。
众人散尽后,看着登记认捐数量的簿册,谢安和沈岳不约而同地对了一个眼神,面露喜色:钱粮的问题,算是暂时解决了。
谢安走到沈岳面前,拍拍他的肩膀:“梁郎之才,江右无人能及!”
这恐怕是全天下最有分量的一句夸赞了。
沈岳谦逊一番的同时,一种直觉袭上心头:是时候向他要求解决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