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罗艺施加更大的压力,会头朝着黑衣男给了一个眼神,示意他说出更多的信息。
根据研究过无数次的剧本,这时候黑衣男应该扮演稍微施加一点压力的角色。
不施加压力,事情就谈不妥。
施加的压力太大,逼得对方鱼死网破,也不是他们一伙人的行事风格。
只有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黑衣男接到会头的暗示,于是笑嘻嘻地坦承,他们对目标经过了精心挑选。
目标不能太穷,至少得有套房子。如果没有房产之类的固定资产,被骗的目标如果中间突然抽身然后携款远走他乡,会头就会亏本。
目标也不能太有钱,有太多钱往往意味着有很强的社会关系。会头都是通过“合法的借贷合同”来牟利。如果强强对话,胜负很难说。
挑选目标时,黑衣男甚至还从一家大数据公司购买了相应的信息资料。孙朝阳之所以不幸名列其中,是因为他很符合条件。
没很复杂的社会关系风险小
购物时总喜欢打折再买,如果不打折就宁愿放进购物车等待喜欢贪便宜
明明促销价比平时的价格还高,可孙朝阳却意识不到不够精明
有房产有可骗财产
有妻有女不会轻易选择鱼死网破。
黑衣男说到这里不免有些洋洋得意。虽然都是行骗,但他们比其它骗子可高明多了。然而他这么敬业,平时却没人知道,可把黑衣男憋坏了。
以给罗艺施加心理压力为名,黑衣男洋洋自得地介绍:
为了控制风险,他甚至还自学了金融数学、投资学、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方法与技术、信息与决策、风险评估等一系列课程,专门负责判断目标的选择以及什么时候可以收网,什么时候应该见好就收。
孙朝阳只需要把房子卖了,虽然小县城房价低,但也能卖个三十万左右。再找亲朋好友借个二十万,凑够五十万并不难。
而跑路,孙朝阳承受不了后果。
所以结论是,孙朝阳拿钱跑路的概率极低。
……
听黑衣男说完,罗艺又好气又好笑。凭黑衣男这种热爱工作的态度,走正道也很容易成功好不好?
想着对方收集那么多信息用来研究孙朝阳的行为模式,看来是算定了孙朝阳不敢拼个鱼死网破。
偏偏罗艺也不会真的教唆孙叔走极端。
如此一来,罗艺不免开始动摇:一点小钱钱和对方讨价还价半天真没意思,是不是干脆接受五十万报价算了?
然而正在罗艺犹豫之时,保安男却演绎了一把什么叫做“过犹不及”。
保安男冷笑着威胁道:“他敢拿着我们的钱跑?”
“工作不要了?”
“几十年的社会关系全部放弃?”
“他那风韵犹存的老婆不要了?”
“就算他带着老婆一起跑,他那个在某某大学读书的闺女也放弃学业跑路?”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于是罗艺也演绎了一把什么叫“暴起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