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汪氏公司的经营形势恶劣,还背负着打官司之类的沉重负担,所以公司的现金池几近枯竭。无论汪成林多么想回购股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越是害怕什么事,就越会发生什么事。
当汪氏公司的股价跌成了垃圾股后,接着,冯家就图穷匕首见,亮出了阴谋的第三步。
冯家集团里的一家子公司,先是在股票跌到谷底时在市场上悄悄吸纳股票筹码。待触发了申报和公告义务后,便直接向汪氏公司的全体股东发出要约收购。
这个时候,汪氏公司自身毫无抵抗之力。
恶意收购方一般被称作“黑衣骑士”。而恶意收购发生时,假如目标公司因为某些原因而无力抵抗,往往需要“白衣骑士”的帮助,也就是寻求友好的帮助。
怎么操作呢?就是以优惠的价格出让股权给友好公司,双方承诺不更换管理层。
然而这时候,汪氏公司却找不到“白衣骑士”。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汪氏公司遭受恶意收购的前因后果,不知道的人永远也不会知道,而该知道的人也明白其中的内情。
冯家收购汪氏公司能够获得很大利益。因为明眼人都能猜到,国那家提起专利侵权案的专利公司,必然是被冯家所操控的。
一旦冯家收购汪氏公司成功,那么专利公司自然会很快就与汪氏公司达成和解,于是汪氏公司又可以正常发展了。
这种情况下,充当“白衣骑士”解救汪氏公司的危机,也就等同于和冯家作对。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冯家是顶级富豪,为了一家股价未下跌前市值约五十亿的上市公司与顶级富豪结下如此仇怨,那就不是交情能够解决的问题了必须有足够的利益。
然而,这件事里面并没有足够的利益空间。
汪氏公司目前情况糟糕,能否逃过一劫很难说。
“白衣骑士”入股汪氏公司,说不定专利官司败诉。那时,汪氏公司就需要支付巨额赔偿金。即便汪氏公司能够挺过破产的难关,接下来也将面临极为艰难的局面。
如此一来,“白衣骑士”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既狠狠地得罪冯家,又可能亏损一大笔钱,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谁会去做呢?
专利起诉、散布谣言、恶意收购,一连串凶狠的组合拳下来,打得措不及防的汪成林毫无招架之力。
事实上,直到冯家集团旗下的公司提出收购要约之后,汪成林才确定幕后黑手的身份。
当然,认定一系列事情都是冯家捣的鬼,汪成林并无证据,纯粹是自由心证。但根据“谁获得最大利益,谁就是幕后凶手”的铁律,汪成林确信自己不会弄错。
只可惜知道谁是幕后黑手并没什么用。因为汪成林自己已经无力反抗,也找不到能够帮他的人。
这世上,愿意锦上添花的人常有,肯雪中送炭的人却罕见。
汪氏公司如今这种情况,汪成林也想不出怎样才能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