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看似弱小的汪氏公司并不是绵羊,而是一只史前怪兽?
现实不是网络。
个人还可以扮猪吃老虎。公司哪能装成弱小的样子,待其它公司发动攻击后,再露出狰狞面目进行反击?
于是冯家只能推测,汪氏公司是获得了贵人相助。
但这个贵人是谁,到底有多强的实力,冯家却一无所知。
后来,待真则净公司以竞争要约的前提条件发生改变为由,更改了要约收购条件。这下冯家彻底没法忍了。
其实冯家被证监会否决了要约收购申请后,无论是真则净公司还是假则净公司,也无论其要约收购29还是全面要约收购,理论上都和冯家不再有关系。
反正冯家是占不了这个便宜了,最多只能控制国那家专利官司继续打官司,继续给汪氏公司制造麻烦。
但,当得知真则净公司更改要约条件,进行全面要约收购时,冯家还是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是冯家使尽力气,才将汪氏公司的股价打压到如此程度。冯家为了避免吃相难看导致事后手尾难以收拾,所以便没考虑将汪氏公司私有化,而只是想获得汪氏公司的控制权而已。
可是现在却有人跳出来想坐收渔利,这叫冯家如何忍?
冯家为了这件事,自家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不仅没得到真正的好处,还陷入了麻烦,
冯家重要成员再加上冯导学秘密开了个会。
会上冯家人非常憋屈。
真则净公司提出全面要约收购,冯家阻止不了,甚至不能参与竞争要约。
而汪氏公司的前景如今被股民们看衰。因为股民们认为冯家吃那么大一个亏,必然会遥控国那家专利公司把官司打到底。而且之前的谣言又深入人心,股民们大多深信汪氏公司很可能输掉官司,然后陷入破产危机。
所以,股民们很乐意将股票要约出售给真则净公司接盘。
对此,冯家的成员在讨论中一共想出了三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找白手套加入对汪氏公司的竞争要约,破坏对方将汪氏公司私有化的企图。
第二个方案,找友好的豪门参与竞争要约。向其承诺,对方只要竞争胜利,冯家必然控制国那家专利公司撤诉,哪怕签订密约都在所不惜。
第三个方案,假如找不到同盟军,那就釜底抽薪,控制国那家专利公司撤诉。如此一来,幕后黑手想要廉价全面要约收购的意图就会落空。
冯家对这三个方案仔细地分析利弊,最后决定:放弃第一个方案,优先执行第二个方案。如果第二个方案不易实施,再执行第三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