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保民官根本就是贪官污吏的天敌,是窝案的克星。
唯一的问题是,成为保民官的条件太过苛刻。
由于保民官权力极大,几乎能够与双执政官分庭抗礼,所以罗艺对保民官有着严格的前置要求。
比如说,申请人必须明事理并掌握一定的知识至少要识字比如说,申请人不能有违法记录比如说,申请人至少需要获得1以上公民的为其担保。
设置这些前置条件,是为了避免出现德不配位的情况。
罗艺并不认为越贫穷的人,思想品德就越高尚。贫困的人当中,思想品德恶劣者也大有人在。
对于富裕以及中等收入人群而言,保民官就像苦行僧一样,是一种敬而远之的存在。这种阶层出身的人,唯有抱着牺牲精神,才会义无反顾地成为保民官。
但社会底层的人如果想成为保民官,却未必是因为崇高的使命感,更未必具有什么奉献精神、牺牲精神。
因为,底层民众有可能单纯只是贪图保民官那根本不算丰厚的薪酬。
持这种目的的底层民众成为保民官后,没准会对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心满意足。因此他们也许会无视贵族官僚对平民的压迫,反倒会用充满优越感的目光,俯视他们自己原先的的阶层。
不明事理的社会底层,如果仅仅只求温饱而成为保民官,就违背了罗艺的初衷。
如果保民官怀着朴素的阶级敌对情绪,其他官僚赞同的他就坚决反对,那么当地的官僚体系就彻底无法正常工作。
万一保民官由家无余财的地痞无赖担任,然后滥用权力欺行霸市强抢民女什么的,情况自然更糟。
出于谨慎,罗艺只好对保民官设置严格的前置要求。门槛高,固然能保证保民官不会有滥竽充数之辈,质量有了保障,但数量呢?
明初不论,之后的两百多年,明朝也只出了一个海瑞。可见绝大多数生活本就富裕或者能够过上富裕生活的人,都不乐意过清贫的生活。
有这样的例子在前,罗艺对于多数王国没人愿意成为保民官,心中毫无波澜,甚至还有一点想笑。
事实上,保民官数量并不是多还是少的问题。整个戴森球世界里,有保民官的王国根本就是凤毛麟角。
而伊扬王国,并没有保民官。
愿意成为保民官的人,不符合条件符合条件的,却不愿意成为保民官。
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罗艺默默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决定再打个补丁。
执政者都希望军队更加精锐,但精锐难得,所以只能放宽标准。即便作战技能并不出类拔萃,但只要能够达到合格线,也能加入军队成为士兵。
同理,既然能够成为保民官的人实在太少,那么罗艺也只能另辟蹊径。
罗艺不打算降低保民官的前置条件,因为他对保民官的态度是宁缺毋滥。但他可以设置一个类似职责的官职,用以弥补没有保民官的缺漏。
罗艺决定增加一个名为护民官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