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尽管智慧并非决定性因素,但智慧高多少还是占据一些优势的。
最后一方面,则是人类极为重视后代的养育。就繁殖能力而言人类甚至应该算是很低的,但由于人类的幼体存活率远高于其他大型哺乳动物,这一特点可以算是人类这个物种在末世环境下得以延续的最大凭仗。
在狩猎季节里如果运气好,不与猛兽以及野牛群之类动物发生冲突,那么当年狩猎者的伤亡率就会较低。当然,这种好运气很少出现。一般情况下狩猎时人类都必须承受相当大的伤亡,平均算起来伤亡率差不多在10左右。
正是因为每次狩猎都会有如此高的伤亡率,所以荒原人不得不特别注重对那些刚刚成年的孩子进行保护没有一定的数量,不懂得互相帮助,不注重保护幼儿和年青人的团体,根本无法在荒原上生存繁衍。
庞大的狩猎队伍走到离村子两公里的地方便开始分开了。狩猎队伍之所以化整为零,并不仅仅只是获得更多的猎物。
一些从来没有进过荒野的人有种错觉,以为队伍越庞大便会越安全。然而事实却并非完全如此。
诚然,当人数达到一定程度时,食肉动物在评估双方的力量对比后,基本上不会立即发动进攻。但它们并不会离开,而是一边尾随人群,一边通过啸声招集同类。这种时候,不同种类的食肉动物哪怕已经饥肠辘辘,相互之间仍然不会发生冲突。这种默契,本质上与附近有一大群驼鹿或是羚羊时是一样的。
在食肉动物尾随追踪的时候,人群不可能快速逃离。因为一旦那样,除非是极其精锐的军队,否则整支队伍很容易不战自溃。而人群既然不能逃出野兽的视线,那么被啸声召来的食肉动物自然会越聚越多,直到最终达到足够的数量。接下来,它们就会开始冲击人类队伍。而一旦人类队伍被冲垮,那么野兽就会举行盛宴。
至于说大队人马是否会被冲垮,这却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人一多,想法自然也就多了。无论如何,一万个人中出现逃兵的概率显然比一百个人的队伍要大。而出现逃兵现象,却是最容易导致队伍崩溃的。所以说,在荒野中人多未必安全。
根据荒原人的经验,人数在二十至五十之间的队伍相对而言安全性最高。人数少于二十,容易吸引群居性中型食肉动物以及凶猛的大型动物攻击。人数多于五十人,则往往会导致野兽发出啸声呼叫援军。
象往年一样,九头鸟村的狩猎队伍分成了五队,分别朝五个方向深入荒野狩猎。
罗大有今年三十八岁,已经是一名资深的猎手了。如果在这次狩猎中他能够证明自己的勇猛,那么下次狩猎时便有可能成为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