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乱世书童 > 第七十四章 弹劾

第七十四章 弹劾

朝会开始,按惯例先由鸿胪寺官员率先出班,向皇帝奏报入京谢恩和离京请恩官员的人数和名单,赵禥对此并不感兴趣,听罢只是挥挥手,鸿胪寺官员便识趣的退回班中,那些官员就只能在午门外遥行三拜九叩之礼,然后该干嘛就干嘛去。

等了一会儿,见无人出列奏事,赵禥轻咳一声,一旁的太监立刻尖着嗓子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大殿中静悄悄的落针可闻,不少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向前方的贾似道,而贾似道则是端坐在绣墩上,眼皮低垂一言不发。

又等了一会,就在皇帝准备宣布退朝时,殿中突然有人高叫道:“陛下,臣监察御史方回有本上奏。”

话音未落,后排走出一位三十来岁的官员,看品秩只是个从七品,按说这种品秩的官员是没资格参加朝会的,更遑论堂而皇之的站在大庆殿中。

但御史却不受品秩限止,哪怕是最小的从八品御史也可以上殿奏事。

皇帝赵禥一向耽于酒色,心思早不在朝堂上了,只盼着早点退朝,现在却被一个小官给拖住了,不由眉头微皱。

“陛下,臣弹劾平章军国重事贾似道。”方回一出口就是石破天惊,惊得龙椅上的赵禥身子晃了一下。

好戏要上演了!大殿中不少官员偷偷交换着眼色,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方回,休得胡言!周公乃国之栋梁,岂是你能弹劾的?还不速速退下!”身为方回顶头上司的陈宜中厉声呵斥。

“陈大人”方回看着陈宜中,不卑不亢道:“御史的职责本就是监察百官,无论官职大小均在监察范围内,我朝自仁宗皇帝以来,御史便可风闻奏事,下官又如何弹劾不得?”

自宋仁宗开创了御史可风闻奏事的先河后,宋代御史就吊炸天了,看谁不顺眼就喷谁,而且都不用证据,听到风就是雨,要不怎么叫风闻奏事呢?

北宋时期,许多朝廷重臣就吃了这个亏,最著名的就是欧阳修,被御史弹劾为老不尊,和儿媳妇关系不清不楚,气得欧阳修连上三道本章要求查清事实,还自己一个清白。

仁宗皇帝也好奇,便问御史这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御史说我是风闻的。仁宗皇帝说就是风闻的也得有个出处啊,你是听谁说的?御史嘴一撇,管他谁说的呢,咱就是风闻奏事。

仁宗皇帝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个结果来,最后只好把这名御史调离御史台,赶到外地做了个知州,而欧阳修却背了个污名,连宰相也当不成了。

北宋期间,不少声名显赫的宰相都被御史们喷得体无完肤,不得不从宰相之位退了下来,比较有名就有范仲淹、欧阳修、韩琦、文彦博、富弼、王安石……等等。

而宋室南渡后,宰相们就学精了,大量培植亲信进入御史台,把御史变成了自己手中的工具,既可攻击政敌,又能很好的保护自己。

都说北宋无将、南宋无相,整个南宋期间就没有拿得出手的宰相,和北宋时期群相璀璨夺目的情景无法相比,但有一点,南宋的宰相就比北宋的宰相做得好,那就是对御史的控制。

方回的出场出乎不少人的意料,这厮对贾似道十分巴结,曾以《梅花百咏》献媚于贾似道,平素“周公、周公”叫得那叫一个肉麻,按理说是最不可能弹劾贾似道的,这家伙今天怎么了,莫不是脑子坏掉了?

方回捧着一卷帛书,上前沉声道:“陛下,臣这里有八十三名太学生的联名上书,俱言贾相变乱纪纲、毒害生灵,神人共愤,以干天谴。”

说罢,缓缓在御台前跪下,双手将帛书托过头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唐:我太子李承乾,截胡武媚娘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只想长相厮守我在大清玩儿MC大明天下1544李承乾:天命所归,请尊我太子!开局救了诸葛亮,刘禅爱死我了下山历练,竟然要我当皇帝李明是遗弃的皇子陈武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