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吴昱然之。却是梁明与吴雄急谏道:“主公,高顺等人皆新降之将,我怕……”
吴昱一怔,见高顺有些赫然,忙笑道:“信之天下义士,其所以降我者乃为大义在我,非为势耳。君疑之,我独信之。”
高顺闻知感激涕零,不知所言。提刀上马,呼喝而去,多时未归,众将皆疑。唯吴昱表现出相信高顺的样子,其实他心里也在打鼓,历史上的高顺确实是愚忠之人,然而现在他不得已投降了自己,是不是只是个权宜之计呢?再则他手底下皆是降兵,还有张辽樊稠两位猛将,如是真的叛逃,自己损失惨重。吴昱心中祈祷者。
看看太阳已至中午,还没有战报过来,吴昱心中着急,却并不表现出来,让人准备宴席,静心等待。
终于远处有快马来报,大声呼喊着:“捷报!捷报!”
吴昱大喜,忙向前迎接,探子下马喘着粗气道:“报!将军!高校尉大获全胜!李蒙逃遁!”吴昱大喜,忙让其下去领赏。
谁知那探子说话是个大喘气,又结结巴巴道:“将将军,吴将军突袭京县,现已入城!”
“额!好!”吴昱正高兴着,不明所以的道了句,突然反应过来:“啥!你说啥?吴将军?哪个吴将军?”
“吴将军就是吴老啊!”探子有些不自信的咽了口唾沫。
吴昱愣愣的站在那里,梁明见了,忙恭贺吴昱。
谁知吴昱像没听见似的,突然又哈哈大笑起来,自言自语道:“不愧是我的中郎将!好!好!”吴昱由衷的高兴。
其实吴昱此番非要自己到荥阳来,一半是战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担心吴老,现在看来,吴老绝非庸手,一战而下京县,迫使李蒙退军,绝对是可以独挡一面的人物,这样看来历史上不留其名却有真本事的人不在少数,正如阴符经说的:纵是英雄,不得其时,也不过埋没荒草而已。
……
不多时高顺等人押着俘虏辎重满载而归。吴昱大喜,忙上前迎接。高顺等人见了,忙下马而拜:“主公!顺幸不辱命!只是没有抓住那李蒙!”高顺有些惋惜。
“哈哈!信之,真义士也!来,我已置好酒水宴席,为各位将士接风洗尘!”吴昱握着高顺的手,于之同入大帐。
各位将士一个个摒弃前嫌,上前呼朋唤友。张辽樊稠安置好俘虏,亦进了大帐。吴昱忙让其就坐。其实此时的张辽樊稠和陈到李通一样,不过二十出头,便是高顺华雄也不过是长了两三岁而已,年青的很,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哪有不饮酒的,但高顺偏偏是以水代酒。吴昱心中大喜,史书上讲高顺为人清白,不善沽酒,真实言也。
宴毕,高顺盛言樊稠勇武忠厚,劝吴昱将降兵付于樊稠,吴昱二话没说,自是同意。
午后,吴昱与众人拔营入京县,见了吴老,甚为高兴,数月未见,吴老愈发的精神了。
诸将中,吴老是吴昱最为相信的人,他能沙场建功,树立威信,吴昱从心中高兴。
吴昱打算在京县好好休整一番,然后和曹操分进合击,共破徐荣。
没料到,早饭还未吃完,便有消息传来,原来曹操已至汴水,命人渡过汴水,与徐荣相遇,徐荣不敌,正慢慢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