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山是一座小山,然山形突兀,黑石嵯峨,山间瀑布飞泉,石径幽林,山中多奇异怪石,或兽或牧,皆自然成型,颇为传神。传言宋朱熹来此,曾题写“龙泉漱玉”、“鹰石凌云”、“瀑布挂峰”、“洞门望母”、“山溜坐澜”、“灵岩横榻”、“狮子啸天”、“蛤蟆吐雾”等乌山八景。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如此大儒题词在此,乌山以是闻名于世。
吴钢和卢冰心、唐去病三人出了长沙城,一路有说有笑,走到乌山时已是黄昏时候。她这两天跟着竟然闷坏了,几乎天天以泪洗面,难得今天开心了一回。虽然卢冰心不苟言笑,毕竟不像竟然一样总令人扫兴,而唐去病天真烂漫,和吴钢有说不完的话,两人一个讲江湖轶闻,一个讲乡间趣事,你一言我一语,反倒把卢冰心晾在了一旁。卢冰心也不生气,始终面带微笑听他们两人讲,偶尔点点头,说一两个字。吴钢不由得忆起沩山时的三人行,唐去病像极了明心,只是比其更明事理,知道更多人情世故,卢冰心和高韧也很像,都是同一类人,只是比不高韧妙趣横生,而且对自己总保持着距离,似乎穿着一件厚厚的外衣,把自己隔绝在里面。要是高韧也在这里,他和卢冰心会不会有很多话说?他们应该会成为很好的朋友吧?
三人顺着山间小道,爬山不久便到了山顶。只见路的尽头好大一块坪,一头是一座戏台,侧面则是一座寺庙。比起密印寺来说,这庙就太小了,虽然也有正殿、偏殿和配房,一共也就七八间房子,屋顶也不是很高,甚至连围墙都没有,要不是看那牌楼门匾,真想不到远近闻名的戴公三圣居然栖身于如此小庙。
吴钢奇道:
“这就是戴公庙?乌山派就在这里吗?”
唐去病欢快地往庙里奔去,一边跑一边说道:
“是啊,这就是戴公庙啊。我们的剑法,叫戴公三圣剑,就是传自庙里的三个菩萨老爷呢!”
吴钢跟着进了正殿,见神龛供着三个真人大小的神像,只是做工简陋,似乎是泥胎制作。三尊神像面目相仿,只是穿着打扮略有区别,看去已经颇有些年代。整个大殿也非常简陋,除了必备的烛台、供桌、蒲团等物外别无它物,倒是打扫得干干净净。殿前殿后两张大门对开,可看到庙后也有一个大坪。
不及细看,唐去病匆匆在神像前磕了几个头后,已经一路小跑着穿过后门,卢冰心则恭恭敬敬跪在蒲团叩拜行礼。吴钢略一停顿,还是跟着走出后门,来到后坪。后坪比前坪略小,四周立着一些人形桩,想是乌山派练功之所。坪后是一座农舍,也有七八间房子,都是土砖砌就,正屋屋顶盖着普通的农家瓦片,侧屋盖着的还是稻草。
唐去病蹦蹦跳跳地跑向屋里,大叫道:
“师父!师父!我们回来啦!”
一个墩实的黑小伙从屋里跑出来,光着脚丫,挽着裤腿,满头大汗,见怪不怪地道:
“去病,又大呼小叫啥呢?师父还没回来呢!”
这才发现有外人跟了进来,问道:
“这位是?”
唐去病赶紧介绍道:
“这位是我们今天在长沙城认识的朋友,叫吴钢。吴钢,这是我师兄,叫谭小山。”
吴钢呆立当场,左看右看,张大了嘴问道:
“啊?这就是你们乌山派?”
唐去病道:
“是啊,有什么不对吗?”
正说着,卢冰心陪着一位老人,后面跟着男男女女五六人一起走了进来。一行人都是农夫打扮,头戴着草帽,身穿着短褂,挽着裤腿,光着脚丫,脚背、小腿还沾着灰色的泥巴。
唐去病返身跳跃着叫道:
“师父,我们回来啦!”
老人年约六十,看去身板硬朗,声音洪亮,笑道:
“我知道啦!这位是吴钢吴少侠吧,欢迎欢迎!”
吴钢赶紧迎去抱拳行礼道:
“前辈在,吴钢有礼了!前辈就是乌山派卢门主呀?”
老人一愣,随即呵呵笑道:
“正是老夫!敝派居山间田野,简陋之极,让少侠见笑了!”
吴钢道:
“哪里哪里┅┅”
搜肠刮肚想恭维两句,实在是想不出来哪里值得恭维,自己一张小脸倒是憋得通红。还是卢冰心机灵,郑重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