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的农忙都忙活结束,时间逐渐的到了11月份,蒋文才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家来,对于时间的挑剔蒋文是没话说。家里活计做完了,就想着带媳妇回家去了。
蒋奶奶接到蒋文的电话开始还很高兴,挂断电话之后,蒋奶奶就高兴不起来。
自己儿子是什么尿性,蒋奶奶还不清楚!转念一想就不对劲:
“屋头廊子都忙完了,想起回家来。老子看是这个小文也没得哈数。”
刚才还在高兴的蒋奶奶这会就一下发起火来,唐素莹楞了一下,虽然嫁过来蒋家都已经快3年了,依旧不习惯蒋奶奶的无名火。就是抱着孩子听自己娘发火,从牛家那边搬回家来,已经几天了。相比在自己家里听见奶奶念叨,听着牛家的数落自己,好歹蒋奶奶还能有些亲人的味道存在。
“咋个咯!”
文强从自己屋子出来就问道,农忙收拾庄家太累,文强忙活了许多天,晒粮食这种事情,看起来没有多少事情,来回搬几百斤的粮食,还得铺展开,一弄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也难得文强会疲乏许多,加上这几天酒局也不少,文强今天也就是酒醒了才出来。
“咋个,你大哥是屋头廊子都忙完了,打电话回家来讲说是回家来。”
“回家来们,就回家来了嘛,屋头又不是住不下。”
文强也没在意蒋奶奶的话就顺口回答道。
“住得下嘛,咋个住不下。那个屋头啷个忙,喊他早点回家来,整个忙得很,哦!这子屋头忙完了,打电话回来要回家来。”
“我大哥找那个媳妇是那点的嘛!”
蒋奶奶听见儿子问话,也就更气了。
“那点哩,老子去打听了。他以为是不带起回家来,老子就晓不得了。这个砍老壳的,找个18岁的。还是那起赌二!”
文强听得愣神,蒋奶奶的话让文强半天没有反应过来,下意识的还看了看在旁边抱着孩子烤火的素莹。文强自己脑瓜嗡嗡的响半天,自己都才二十七八结婚,还托自己兄弟的福气,找了兄弟家的姐姐。
自己大哥是怎么回事?文强反应不过来,论娶媳妇这是蒋家一件大事,这蒋文人过得不怎么样,娶媳妇确实是蒋家第一,黄连英怎么看都是蒋家最好看的媳妇,这离婚了,蒋文又找了一个18岁的。虽然蒋文强没见着人,可是蒋奶奶说出来的消息还是让文强一惊。
“18岁的!!??”
文强惊异得表情夸张。
“不是啷个是廊子,那个街上刘老三家去骨科医院看到起的。问他,他个人讲的嘛。老子是想到起没得啷个气得!”
文强索性不说话了,人和人之间差距大得悬殊,尤其还想着自己为了这个家还又租几亩土地在忙活,一亩田的稻谷产出想要满足一家人将近10张嘴,一年的粮食消耗,怎么都是不够的。基本能吃个半年就没有了,剩下的就需要买粮食吃。
想着自己两个哥哥,心里面憋屈。转头又回去了,说是自己还没醒过来,接着睡会。
蒋征这段日子也没少累,玉米堆成小山一样高,放学回家来就帮忙剥玉米,都得忙活到晚上11点多才睡觉,好在白天蒋爷爷蒋奶奶等都在忙活,蒋征也就没忙几天就没有了。
蒋征也才发现其实农活没有那么容易,干玉米粒一斤7毛钱,中间留下的汗水应该够一瓶矿泉水的量,从开始耕地播种计算。现在的蒋征对于担水、砍柴一类的事情已经比较熟悉了,虽然比起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还有些距离,不过相比起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来看,蒋征的能力还算是不错的。
起码蒋征还不会偷懒,就是身体苦难一些。水泡、破皮之类的事情是常见的,就这样蒋奶奶也没少说蒋征是在城里过好日子过习惯了。至于城里的生活是不是那样只有蒋征自己清楚。
天无三日晴就是说的贵州天气,蒋文带着媳妇回家这天也比较会挑日子,正好是周末,不在实验班的蒋征也不用到学校上课去。蒋文前两天打了电话回家来,蒋家也就知道这个事情。
蒋奶奶还问了蒋征,这蒋文带着小媳妇回家来认不认的问题,蒋征还不很明白,后妈这种概念就怎么突然出现了。自己父母怎么离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