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金石奇闻 > 第六十五章 老将出马

第六十五章 老将出马

“你确定?”

“我确定啊,我方里之前总共就出了几个碎瓷片,时代不都是您帮着定的吗?”

“唉那就好怪了,我今天回来查了书,也问了同事,没人见过这样子的东西,按理说一个省里历史时期的东西差别不会太大,怎么会没人见过呢?”

“这问题您别问我,我见识比您更少,您和几位技工老师都不认识,我更不可能认识了。”

“那这样,我请我老师过来看看,他如果不认识再去他的圈子里问问没准就有门儿了,你明天去继续清理,争取把它的坑做得好看一点,他应该下午就能到。”说完跟我告了别,就回了自己屋。

我也觉得奇怪,不过想再多也没用,读的书就那么多,搜肠刮肚也不可能灵思乍现,所以还是早点睡觉休息的好。

第二天,我安排好村民,自己继续琢磨这东西怎么做。按照田野金石工作规程,应该把他算在一个坑里,马队说把坑做出来就这意思。不过这东西跟别的不一样,因为它又粗又重体积还大,如果直接把周围的土弄掉,他会有大于四分之三个面会暴露在外面,不过这柱子是斜埋的,有滚动和滑动的风险,到时候如果伤到我和民工就不好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先不管它,先把这一层的做干净,没有遗迹了再把地层下去点,这样比较安全,不过是不按规矩来。

我也不止一次吐槽过这种“规程”,很多工作者和学者非要奉为金科玉律,毫无变通的余地。但是任何科学研究都是要结合现实条件的,金石也不能例外。既然层位明确,为什么不能先做记录,等安全的时候再行发掘呢?如果说不拿工地上的出土物这是职业道德和底线,我是十分赞同的,但是具体工作方法我就觉得没有必要为前人马首是瞻。

但是矛盾在于马队的老师我是知道的,一个挺出名但是很死板的老专家,师从的是几个金石学泰斗之一,认为由上而下,由晚及早的方法是最科学的,最完美的。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没必要去多弄出来个事儿,我就把周围打扫了打扫,等他来看完了再按着自己的法子往下做。到时候马队想必也不会多说什么,他倒不是一个特别封建的人。

下午,一个看着挺老,穿着朴素的老爷子来了工地,马队赶紧去接。虽然我们的“技术”观点有分歧,不过老爷子一言一行给人的感觉的确是一个学者,有一种风范,跟官场上的风气,大为不同。

马队带着老先生来到的探方边上,他看到这么一个物件,也觉得奇怪。

马队和我搀扶着他慢慢走下来,他走到近前,从兜里掏出来一个眼镜盒子,又从里面拿出来一个款式很老,后面还扎着绳子的眼镜,拿衣角狠狠擦了擦,套在了头上。

他在那儿一通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一言不发。他不说话,马队也不说,我也不说,民工也不说,四周围有一种滑稽的寂静。

忽地,他抬起头问我:“你昨天清理的时候底下还有什么?”

我说:“没有啊,土里就只有这么个东西。”

他摇摇头:“这个坑,你没有做到底,底下还有东西。小马,你喊几个民工来。”

马队急忙招呼我方里那几个都来了。老爷子见来人了,吩咐说:“把这个坑四周拓一点,再把石头柱子底下往下弄个二十公分。”说罢民工就开始七手八脚地干活儿了。

马队扶着他出了探方,去临时的凉棚里歇一会儿。我却没敢走,因为这个做法就是我最担心的,而且这么多个民工难免谁笨手笨脚一点,这柱子一滚,不说别的,压了脚也够呛。所以我一直在旁边看着,能不出意外,尽量就不出意外。

还好,今天几个人搞得都不错,柱子有更多的地方暴露了出来,只不过,仍然是滑溜溜,光秃秃,啥也没有,没雕刻纹饰,也没有字,看起来还是很突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宇宙星际文明争霸天灾末世:我搬空了十万个集装箱重生火焰之苏瑶我明明超强却只想种花顶级BOSS伪装玩家后无情虐菜四季末日,我有座无限物资避难所开局收哭漂亮国,我在末世囤女神极寒末世,美女成群,无限物资末世重生,从夺回空间开始!不准叫我气球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