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虽说很年轻,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没有眼见,这些资料,每一种设备可以说都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而现在,放在他们面前的,足足有十卡车。他们已经辛福的疯了,别说出去了,要不是楚现叫人监督他们吃饭,他们可能就要以身试法辟谷到底行不行的通了。
而外界,一群商业大佬们都纷纷发言,表示楚现对星海科技集团这次的战略安排是非常不明智的,虽然星海科技集团的盈利能力的确让人眼红,但楚现这次下棋下的太着急了,星海科技集团因此会被这个项目拖垮,楚现到底是太年轻人等言论。
而楚现也乐得他们如此,大家都不看好他们,他们才有机会闷声发大财,那些重工业领域的大佬们才不会对他们上心,说不得都不会出手,在等着看星海科技集团的笑话呢。
而正如楚现猜想的一样,西门子、通用电气、蒂森·克虏伯、洛克希德、蔡司等全球的工业霸主们根本就没有把星海科技集团的一系列动作放在眼里。而他们也并不是盲目自信。
这么多年了,入局工业领域的不止星海科技集团一家,而那些企业进军工业领域的时候可谓是准备十足,但结果又如何?
他们这些霸主还是在这个领域的几个行业里唯一的霸主,而那些入局的企业,要么陪个底朝天狼狈的收回自己伸向工业领域的爪子,要么就去了他们看不上的低端工业领域发展。
也别怪人家这么轻敌,不只是外界的人不看好星海科技集团,就连星海科技集团内部的员工们也不看好老板的这个决定。
但楚现自己明白,他绝不会失败,星海科技集团的那些前辈们,失败是因为没有自己的,足够亮眼的技术,优胜劣汰,这个行业的每一个项目需要的资金都比较大,这就导致他们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投了一大笔钱,结果研发出来的东西根本比不上人家的,自然没人买他们的产品,而就算是有着一些奇思妙想,掌握着一点独门绝技,但不管是加工精度还是整体质量上,也根本比不上人家几十年的积累。
毕竟,机床还好说,在外国,大家都是盟友,也不是不能买到与他们同级别的机床等设备,但是人家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工人,是短时间内,不说超越,是能不能跟得上人家的步伐的问题。
而对于星海科技集团来说,有着楚现提供的技术,一大难关就已经解决了,至于他们对华夏的封锁,导致无法购买先进机床等设备的问题,这不过是楚现兑换的战车工厂和造船厂的配套技术而已。
而足够数量的熟练技术工人的问题,楚现也已经有了思路,而这个办法,对于那些资本家来说,是失了智的表现,就算是对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家来说,这也是知道有这么一个办法也不会去选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