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只是为了那弃婴的安危将其带回,可随着相处时间愈增,那夫妻二人对弃婴的感情愈发见深,一时之间找回了从前哺育自己亲生孩子那种为人父母的感觉——那夫妻二人多年前曾育有一子,可那几年,一年大旱一年大水的自然灾害一点儿也不得消停,孩子从小吃不好也穿不暖导致身子骨虚,还未待孩子长开来就早早去了,家境贫寒的二人终是没能将好不容易向观音菩萨求来的孩子给保住,可自此之后,却更是再难怀上孩子,二人便想,兴许是自己没用,观音娘娘也怪他们未能保住恩赐于之的宝贝罢。眼下,这拾来的婴儿是个长得极好看的女婴,又极其乖巧,但凡是见过这宝宝的邻居皆说从未见过如此漂亮又乖巧的宝宝。一来二去的,最后夫妻俩也决定将这孩子亲自抚养成人。
因夫妻二人逃亡最后是到了周国附近的一个名曰褒国的诸侯国,途中拾回了这弃婴,便为其取名为褒婴。
日子一天天过去,褒家有女初长成,褒婴在夫妻俩的哺育下渐渐长大,亭亭玉立,虽身裹粗布麻衣,却还是难掩其美艳,任谁看了都是只那一眼便能永记的美貌。久而久之,褒婴竟成了这偏远边城最有名的姑娘。
从各诸侯国慕名而来上门提亲的王孙贵子更是排起了长队日日等候在外,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们无论软硬皆施,都没能瞧上一眼褒婴。那褒婴父母只一介平民百姓自然是不敢得罪了这些个权贵们,可又不愿委屈了自家姑娘,便只能在屋里等候着上门来的公子哥儿们陪着打圆场,而褒婴这丫头,自然是早已被送往了褒国国君亦是周国大夫褒珦府中。
至于褒婴被送入褒珦府中作其女儿的伴奴亦实属无奈。一是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诸侯国闻名褒婴前,本国国土便是最能先得到一手消息的,在周国的其余诸侯国王孙贵子们登门以前,褒婴早已落入本国国君之手。二是最早登门的国君是以将褒婴作为其女之伴奴为由而纳入府中,即是作为国君女儿的伴奴,想必是类似于陪玩书童之类的身份,也不会委屈了自家姑娘。三是原本夫妻二人只是答应考虑考虑,可见二人迟迟未有答复,褒珦认为二人是在忽悠搪塞自己,便派人调查了这二人来历,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由此得知了二人竟是从周国逃亡而来的罪犯,再三思量过后,心一狠,便由此为要挟将褒婴强要了去,亦堵了那夫妻二人的嘴。只是这一切,褒婴皆不知晓,只当真听信了父母的话,是将她送去给褒姬作伴儿以赚取津贴补家用。
可是,连那夫妻二人都不知道的是,那褒珦之所以将褒婴强要回了府中,亦事出有因——当今乃周朝天下,是以周幽王姬宫湦为天子。可那刚登基的周幽王偏是个出了名好色儿的主儿。如今才周幽王二年,发生多起严重的自然灾害,西周都城镐京发生地震,并引发泾、渭、洛三条河川发生震动,同年此三条河川枯竭,岐山亦随之发生崩塌。可那周幽王竟继续沉湎酒色,不理国事,于此同时各类社会矛盾急剧锐化,以致政局不稳;且其为政贪婪**,重用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激起百姓怨愤……
诸侯褒国国君褒珦,作为周国大夫,周幽王的臣子,一方面以防周幽王的乱政残暴,另一面也一直在未雨绸缪。因那卿士奸臣虢石父执掌政事,其为人奸佞乖巧、善于奉承、贪图财利,只怕日后若在周国朝堂之上无意间将其得罪,会落得如何下场还是个未知数。于是褒珦便想出了这么一计,在民间广集美人、投其所好,只怕万一日后若是真有了个好歹意外,还能向周幽王讨回一条性命。
就在褒珦于民间搜罗美人之际,竟听闻了本国便有一尤物,真寻得褒婴后更是惊为天人,果断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将那褒婴带回褒府抚养着。
而那些日日在褒婴家门前墙外向里昂首眺望的王孙贵子们,有些在得知褒婴早已被褒珦纳入诸侯府中后便散去了,有些竟登门造次想从那褒珦的手中将这传闻中的美人或买赎带去、或强抢豪夺,可依旧是无论软硬皆施全都被褒珦给打退了回去。不久后,又来了一人……
还不知人心世事险恶的褒婴,就在褒府照顾褒姬的生活起居,与之度过了一段单纯平静又美好的日子。而这一切的美好,原于一个花季少女的情窦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