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对县令说;“自己住在城外小庙里,靠着采药攒了一百多两银子,藏在后山树下。昨日庙里白寡妇竟偷走了我的银子,至今未归。”
“你说那失窃银两是你的,可有人证?”县令问道。
“回禀大人,小人是宝椿堂的掌柜,旁边是我夫人和伙计,我们都可以证明这笔钱是福宝姑娘的。大人若是不信,可以查看小人店里的账目。她每日来卖多少药材,领多少银两上面都记得清清楚楚。”掌柜直接了当的说完了自己的话,从墨竹怀里拿过了账本恭敬地递给一旁的衙役。
何县令认得掌柜,他原本见福宝岁数尚小,对她的话也是半信半疑。现在见宝椿堂的掌柜都为她作证,又有证物,心里差不多就有了判断。他面无表情的翻了翻递上来的账本,随即问福宝;“你可知道那妇人经常去的地方有哪些?”
“草民不知,但我认为大人可以派人去酒楼里找一找。”福宝说道。
“何出此言?”何县令有些好奇地问。
“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下的人,最想做的事就是饱餐一顿,如果是我突然得了这么一笔钱,我也一定会去最好的酒楼里大吃一顿。”福宝牙白口清的答道。
何县令觉得福宝的话说的有些道理,忍不住点了点头,眼里多了几分欣赏。他派了几个衙役,按她说的去酒楼里找白寡妇…
果不其然,衙役门在酒楼里找到了白寡妇。她被衙役们半架半赶的带到公堂上。
“大人,小人冤枉啊!”白寡妇扑倒在地上,边磕头边朝着何县令喊冤。
“你有何冤情慢慢跟我讲。”何大人见自己还没有问,这妇人就哭天喊地的叫起来冤。心里顿时明清。他语气变得循循善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