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您是不是想起什么事了?臣妾要么先回府吧。”沈清妍见朱桓突然要找掌柜的聊聊,想必是有要事,遂打算先离开。
“也好,让护卫们送你回去,留下徐忠一个就够了。”朱桓也考虑到沈清妍不方便露面,遂让她先回去。
朱桓则与徐忠到楼上的雅间坐下等候掌柜的。
不一会,伙计将这家店的掌柜的请到了楼上朱桓的雅间里。
“客官,这位就是我们的管事孙掌柜。”孙掌柜年约四十多岁,见到朱桓立即拱手问好,亲自端上茶水之后才在对面坐下。
“这位公子,不知本店的东西您还满意吗?”孙掌柜见朱桓衣着不凡,想必是城中哪位大人家的公子,语气又亲热了几分。
“贵店品类丰富实出我的所料,本公子今日请掌柜的过来是有一事请教。”朱桓不多废话,直接进入正题。
“公子请说。”孙掌柜正了正身子,说道。
“刚才我在贵店蜜饯房看到有薯圆卖,不知这东西做法可复杂?”
“这.......”孙掌柜楞了一下,想不到朱桓一开口就问薯圆的制作方法,一时摸不清朱桓的意思,“薯圆是由本店的作坊制作的,这如何制作小人也不清楚。”
“孙掌柜,莫要误会,本公子无意打听具体是如何制作的,只是想了解一番这东西是否受欢迎。”
“薯圆这东西在福建一带并不新鲜,很多店都有售卖,一般人家也都会做,只是其中所需的番薯本地并不产,需要从福建运过来,所以成本要比福建高出许多。本地也只有富贵人家才会购买点尝尝鲜。”孙掌柜解释道。
“孙掌柜,如果本公子告诉你红薯本地就有呢?”
“公子说的可是真的?”
“本公子的农庄里就种有番薯,如果孙掌柜需要我可以供给你。”
“果真如此的话,那公子有多少小人就要多少。”孙掌柜往前倾了倾身子说道。
“照你所说,薯圆只有富贵人家才吃的起,需要那么大的量吗?”朱桓疑惑的问道。
“不瞒公子您说,番薯不仅仅可以做成薯圆,也可以制作成粉条、凉粉等各种各样的食品,这些东西在福建非常受欢迎,普通人家都买的起。而且遇上灾年,还可以当成充饥的干粮,虽然比不上米麦可口,但是能救命啊。”孙掌柜话匣子一打开,滔滔不绝的说起番薯制成的各种小食,说的朱桓都心动了。
“既然孙掌柜如此热心,那我也不瞒你了,这正是我的本意。”朱桓正色说道。
“公子的意思是?”孙掌柜有些明白朱桓的意思了。
“番薯诚如孙掌柜所言,确实是救命的良品,当年福建多灾,多亏了这番薯才能使灾民避免被饿死。我湖广虽是产粮大省,百姓不需此物充饥,但难免会碰上天灾人祸,有了这东西就能平安渡过去。但湖广的百姓一是不认识此物,二是不知其做法。所以本公子想跟孙掌柜合作在本省推广番薯种植。”
朱桓终于将他的目的和盘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