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间曾经出现过一次盐引壅积的事情,导致朝廷收入大减。朝廷为此调查发现原来自弘治年间起就有外戚及宗室向皇帝请求购买盐引,孝宗皇帝因觉得他们出钱购买,朝廷会获得收入,因此就同意了,到了正德年间,武宗皇帝因在宫中修建豹房需要大量的钱,因此卖给这些外戚及宗室的盐引越来越多,这些外戚及宗室拿到盐引之后勾结官员,将盐引反复使用,而且一用就是很多年,这才导致了生产出来的盐远远不够盐引上的数额,这才导致了盐引的积压。朝臣大臣对此等事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此殿下出面,恐怕会遭到朝中大臣们的一致反对。”
朱桓没想到还有这种事情发生,一时无法想出更好的办法,在书房里走来走去,冥思苦想如何才能让这些内商及大臣们不反对,或者反对的阻力小一些。过了好一会,才终于想出一个折中之法。
“先生,如果说将食盐的售卖区域限定在一省之内呢?”朱桓突然停下脚步问道。
“限定区域?”
“没错,限定所有销往湖广布政使的食盐全部由官府经手,如此范围缩小之后,受到影响的内商也会少了如多,这样反对的压力就会轻一些。”
陈其猷心中一凛,或许这才是纪王殿下最终的目的,他要控制湖广布政使管辖范围之内的食盐买卖,绕了这么大圈原来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吗?
陈其猷不动声色的说道:“殿下马上就要前往荆州就藩,此时插手湖广的食盐,恐怕会引起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对。”
“所以我会建议皇兄在湖广设立湖广都转运盐使司,朝廷目前所设立的六个都转运盐使司皆是食盐产地,湖广虽不产盐,但湖广人口众多,食盐消耗量大,如今都被私盐所占领,朝廷再湖广得不到一文钱的收入。在湖广设立衙门管辖,增加朝廷岁入,我想陛下会同意的。”朱桓斟酌着说道。
“那都转运使谁来担任?”
“自然是由本王亲自担任!”朱桓早已想好,一定要将湖广的食盐控制在自己手上,不然费劲千辛万苦岂不为别人做了嫁衣?
陈其猷沉默着不说话,看朱桓的样子是铁了心要将湖广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他不知道这回带来什么后果,他此时已经有些看不透朱桓,不知他为何会想去插手朝廷政务。
朱桓知道陈其猷心中在想什么,不过他并不打算将自己为何这么做告诉他,不是不相信陈其猷,而是他此时根本不会相信大明还有不到八年的时间就会灭亡。
“先生,既然杨敬宽已经到了湖广,还请先生写封信与他,请他将湖广目前食盐走私及销售的情况调查一番,本王会择时向皇兄请求接管湖广的食盐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