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老太太指了指姜怡的额头,说:“女孩家,说到婚姻大事,不回避,还要问真假,真是没羞。”说罢便笑了起来,只觉得孙女清纯的可爱。
崔姨娘也笑道:“婚姻大事,谁来当儿戏,当然是真的,城西开金铺的赵家,城北开当铺的孙家,都让人来说媒呢。”
说罢,一屋子的人都看着姜怡笑了起来。
姜怡一听就急了,然后也不顾什么大小姐形象,就粘着自己的祖母,挨在她身边扭来扭去,半撒娇半赌气的说:“老太太您疼我,怎么就舍得把我往别人家里送,我在这里舒坦日子还没过够呢,把我送给别人家做了媳妇,去了别人家哪里有像在自己那么自在,别说什么赵家、孙家,不就是有几个钱么,但我们家又不缺这几两银子,您就忍心让我去别人家去受苦。反正我不嫁,任凭他家再多银子再家大业大,我横竖就是不嫁。”
看见孙女急了,姜老太太笑了,说道:“你还别说,怡儿还真是跟我一个脾气,看不上那些财大气粗的,说起来这些钱财谁家没有,说媒的时候还趾高气昂的,谁把他们放在眼里。”
说话间,正好碧云也过来请安,听见她们说着姜怡的婚事,也好奇的插嘴道:“有人来提亲了,看来咱家又有好事了。”说罢便看着姜怡呵呵的笑。
崔姨娘看见自己女儿,想起她的婚事还没着落,于是叹口气道:“碧云,你看你侄女,转眼间就到了有人上门提亲的年龄了,按理说你比她大一辈分,早该把自己的终身托付了,嫁做人妇才是正经事。你若是当时就出嫁了,恐怕现在连儿女都有了。”
姜怡听了,便得了主意,她向碧云努了努嘴说道:“是呢,姑姑还没出嫁呢?怎么能轮到我这小一辈的,我总不能抢了她的先机,哪有姑姑没嫁人,侄女就嫁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