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秦将相 > 第73章 六军齐冲,围而不攻

第73章 六军齐冲,围而不攻

立国之本,首要在民、其次在地。

战国之时,因各地民情、地势不同,对于百姓、土地的分类、教化,也有许多不同。

这一点,尤其在军制、民政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如赵国。自赵武灵王即位开始,国力渐渐衰退、民风疲弱胆小。不仅在与秦、楚等大国的较量中屡吃败仗,就连宋、卫、中山这等三尺小国也敢屡次犯境。

赵武灵王眼见城池失守、国土被吞,便师从匈奴、东胡,引导百姓胡服骑射、弄刀习武,并改善兵制、革新民风。

自此以后,赵**队变得异常凶猛,国内民风也一改懦弱、十分善战。赵国能以一国之内,在秦、楚、齐、燕之间周旋到最后,引导百姓胡服骑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处在关中之地的秦国,更是因为多凶险磨难、又在四面围合之中,所以从根性上养成了彪悍威猛、不畏艰险的民风。

至于秦国的兵制,因奉行军功农耕进爵制度,所以不仅擅长厮杀斗狠,也十分热衷于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大秦立世七百年,能从一个小小的附庸国发展成为吞并天下的大国,其民风之体现,由此可见一斑。

只不过,军政是军政、民政是民政,无论大殿之内的各府各院、还是嬴政以前的国君朝臣,都秉行商鞅军功农耕之法,未曾将二者牵扯到一起。打仗有功,就按军功进爵;耕田有功,就按农功进爵。

谁又能想到,三军将士们不仅可以去打仗,还可以屯田种粮!

因此,当楚南雄第二条计策一出口,满朝文武一时间全都愣住,在大殿之中发起呆来。

楚南雄环顾四周,见无人表态,便解释道:“我大秦军伍,士卒多出自农家百姓。从这一点上来说,派大军前去垦荒屯田是行得通的,而且不会有太大困难。”

他说完这段话,又看了看四周。

殿内还是没人出声。

楚南雄只好接着说道:“山东诸地因经历过战乱、饥荒,百姓举家搬迁的数不胜数,因此遗留下来的田地很多。如此肥田,浪费实在可惜。大军过去,根本就不用重新垦荒,将遗田拿过来就能耕种。从这一点上来说,军伍屯田,不仅不会疲惫,反而十分便利。”

到这里时,朝堂之上才出现了少数私语声。

楚南雄略等了等,见议论声始终不大,只得再次说道:

“大军屯田,一来可就近驻扎在山东诸地,震慑六国、稳定局势;二来,自然能得到许多粮草,只需等几个月,国库空虚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三来,也可劝诱当地居民回乡种田。无论军民合种,还是将田地让与百姓、另行垦荒,都可以。四来,大军在山东安营扎寨,便是将大秦的根脚伸到了中原。大王一日代周而成天子,关中有根基、山东有军营,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了。”

楚南雄一口气说完之后,就不再言语,站在大殿中央,等待各府各院点评议论。

哪知众人还没开口,尉缭却豁然站了起来。他也不与蒙毅商讨、也不和王贲交流,敲着拐杖高声叫道:“国尉府没有异议!”

随后,王绾也满脸振奋的道:“相府没有异议!”

王贲连连点头,附和道:“将军府没有异议。”

李斯仰天长叹,“长史府没有异议。”

以六推一第二条、军民屯田之法,无一人出言反对。

李斯闷闷的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大军屯田,哪怕不是在山东诸地,就只在我关中、巴蜀一带,也可称得上为一条妙计。不求三军粮草能自给自足,只要能减轻国库负担,那对我关中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

他悄悄看向楚南雄,见楚南雄微笑着站在那里,心中忍不住嘀咕道:“那兵家尉缭,常常说国力决定战力、富国才能富兵。可就算如此,也从未想到带军屯田,这楚南雄究竟是如何想到的?百姓能去从军,反过来,军士也能去种田啊。如此简单,却又如此实用,我,我怎么就想不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匠造大秦穿越大宁,开局觉醒狱神系统不愿长生的徐麟东周列国那些事儿功高震主你忌惮,转身自立为帝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百户闯明末帝业征程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三国之大将军王